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 如图,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ED?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ED成立,并给出证明.供选择的三个条件(请从其中选择一个): ①AB=ED; ②BC=EF; ③∠ACB=∠DFE.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只有FB=CE,AC=DF.不能证明AB∥ED;可添加:①AB=ED,可用SSS证明△ABC≌△DEF,得到∠B=∠E,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得AB∥ED;也可添加:③∠ACB=∠DFE,可用SAS证明△ABC≌△DEF;但不能添加②,这就是SSA,不能判定△ABC≌△DEF. 解答: 解:不能; 可添加:①AB=ED,可用SSS证明△ABC≌△DEF; ∵FB=CE, ∴FB+FC=CE+FC, 即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SS), ∴∠B=∠E, ∴AB∥E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6. 如图,分别过点C、B作△ABC的BC边上的中线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求证:BF=CE.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由已知条件“过点C、B作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易证两个直角相等;再由AD是中线知BD=CD,对顶角∠BDF与∠CDE相等,利用“AAS”来证明△BDF≌△CDE;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来证明BF=CE. 解答: 证明:根据题意,知CE⊥AF,BF⊥AF, ∴∠CED=∠BFD=90°, 又∵AD是边BC上的中线, ∴BD=DC; 在Rt△BDF和Rt△CDE中, ∠BDF=∠CDE(对顶角相等),BD=CD,∠CED=∠BFD, ∴△BDF≌△CDE(AAS), ∴BF=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线段的两条直线平行)证明CE∥BF,然后通过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得∠DBF=∠DCE才能构建是全等三角形△BDF≌△CDE. 四、(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 如图,已知直线L1经过点A(﹣1,0)与点B(2,3),另一条直线L2经过点B,且与x轴相交于点P(m,0). (1)求直线L1的解析式. (2)若△APB的面积为3,求m的值.(提示:分两种情形,即点P在A的左侧和右侧) 考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专题: 分类讨论;待定系数法. 分析: (1)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列出方程组求解; (2)分两种情形,即点P在A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求出P点坐标,再求解. 解答: 解:(1)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kx+b, ∵直线L1经过点A(﹣1,0)与点B(2,3), ∴, 解得. 所以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1. (2)当点P在点A的右侧时,AP=m﹣(﹣1)=m+1, 有S△APB=×(m+1)×3=3, 解得:m=1. 此时点P的坐标为(1,0). 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AP=﹣1﹣m, 有S△APB=×|﹣m﹣1|×3=3, 解得:m=﹣3, 此时,点P的坐标为(﹣3,0). 综上所述,m的值为1或﹣3. 点评: 本题要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列出方程组,求出未知数求得函数解析式;利用P点坐标求三角形的面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