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若代数式 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x≥0且x≠1 . 考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即可. 解答: 解:∵ 有意义, ∴x≥0,x﹣1≠0, ∴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0且x≠1. 故答案为:x≥0且x≠1.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12. 根据最新年度报告,全球互联网用户达到3 200 000 000人,请将3 2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2×109 .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确定a×10n(1≤|a|<10,n为整数)中n的值,由于3 200 000 000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9. 解答: 解:3200000000=3.2×109, 故答案为:3.2×109.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掌握,一定要注意a的形式,以及指数n的确定方法. 13. 分解因式:4m2﹣9n2= (2m+3n)(2m﹣3n) . 考点: 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 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 解答: 解:4m2﹣9n2=(2m+3n)(2m﹣3n). 故答案为:(2m+3n)(2m﹣3n).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14. 若一元二次方程(m﹣1)x2﹣4x﹣5=0没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m< . 考点: 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 据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4x﹣5=0没有实数根,得出△=16﹣4(m﹣1)×(﹣5)<0,从而求出m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一元二次方程(m﹣1)x2﹣4x﹣5=0没有实数根, ∴△=16﹣4(m﹣1)×(﹣5)<0,且m﹣1≠0, ∴m< . 故答案为:m< .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15. 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8环,方差分别是:S甲2=1,S乙2=0.8,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 乙 .(填"甲"或"乙") 考点: 方差;算术平均数. 分析: 直接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 解答: 解:∵S甲2=1,S乙2=0.8,1<0.8, ∴射击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 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s2= [(x1﹣x?)2+(x2﹣x?)2+…+(xn﹣x?)2];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