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怀兵 教学目的: 1.速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音乐对人生的积极意义 3.提醒学生享受音乐。 教学重点: 目标1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2 课前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头作文(成语故事及体会)后一生评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放一段《梁祝》的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静睛静地听,听后说说感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便是当代作家王蒙在音乐世界中的感悟。 三、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 教师先指出段落的起止,让学生归纳意思(要求中等以上学生归纳,其他学生学习) 第一段:(第1、2、3节)写从孩提的笛声、雨声慢慢知道,声音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 第二段:(第4、5节)写我学唱歌,感到所有的动人的歌曲似乎都带有一点感伤。 第三段:(第6节)写我对地方曲子的欣赏。 第四段:(第7节)写我对西洋音乐的欣赏。 第五段:(第8节)写我对苏联音乐的欣赏。 第六段:(第9节)写我对世界音乐大师作品的欣赏。 第七段:(第10节)写我对流行歌曲、通俗歌曲的欣赏。 第八段:(第11节)写音乐使作者体会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神圣。 四、讨论问题 1. 提问:我孩提时听到的算命瞎子吹奏的笛声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寒冷的冬夜,萧瑟的生活,一声无依无靠的笛子,呜咽抖颤,如泣如诉,表达着人生的艰难困苦、孤独凄清,轻回低转,听之泪下。 2.提问:我听到的风雨声是怎样的? 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而又缠绵、弥漫无尽。 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些新的转 机,新的希望。 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惧呼喊着豪情。 突然的风声能使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 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3.提问:为什么小雨声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因为小雨细细的、密密的、下得长久,润物细无声。 4、提问:为什么中雨声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因为中雨较大,有一定的水量,有一定的声音。它能滋润田野,给农作物带来生机和希望。也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5.提问:为什么大雨声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大雨气势磅礴,使人有壮怀激烈的感觉。大雨横扫大地,那种震撼人心的巨响使人恐怖,给人威严。 6、为什么说:"莫非,艺术是属于弱者、失败者的?"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学唱歌,所有的动人的歌曲似乎都带有一点感伤,而那些在人生道路上一路畅通的人是不怎么会唱歌的。所以作者这样认为。 7.提问;我对地方曲子是怎么理解的? 听单弦牌子曲《风雨归舟》,觉得它似乎用闲适并带几分粗护的声音吐出了心中的块垒。 听梅花大鼓《宝玉探晴霎》绕来绕去的腔调十分含蓄,十分委婉。 听河南坠子,富有一种幽默感,好像听一位热心的、大嗓门的、率真本色中流露着娇憨的大小姐的白话。 听河北梆子,苍凉高亢,嘶喊哭号,大吵大闹,如醉如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