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思忆亲人的愧与悔 问题情境 记叙亲人,特别是记叙父母的文章中,大体包含三个内容: 第一是“感人事迹”,所记之事不管关涉国家、民族、社会、战争、和平,还是关涉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般都有难能可贵、感人至深、甚至饱含血泪的特别之处。 第二是“高度评价”。一般要对亲人的为人、处事、思想、品格等作出正面的高度的评价。 第三是“深刻影响”,介绍亲人的言行、品格等对“我”所产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以上三个内容在朱自清的《背影》和季羡林《永久的悔》中都没有什么表现。 季羡林小少离家在外求学,对自己的母亲更是没有什么记忆,自然写不出母亲的感人事迹,也不会有高度评价。朱自清的《背影》所记叙的最感人之事只能算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但这难度并不大,仅仅是“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会费事些”,此事于我们见惯的包含血泪的亲情故事相比,实属平常之事。《背影》对父亲的最高评价仅仅是“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通篇没有对父亲的人品、道德有正面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溢美之词,而且,作者朱自清也完全没有介绍父亲的言行举止对“我”个人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没有“我”在父亲身上学习过什么之类的表述。 但是,这两篇文章却深深打动了我们,越品味,越有感触,越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当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我们? 探究学习 一. 参考课文和以下材料,说说朱自清和他父亲的关系是否一贯其乐融融?作者写《背影》时是在怎样的心态? 材料:1.父亲原是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后来被解除了职务,两手空空,没有积蓄。到处奔波找事做。“老境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已。情郁于中,自然有发之于外,家庭碎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材料2. 朱自清在《背影》发表了22年后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父亲有两年和儿子未曾见面,终于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了封信,别的未曾多说,就径直谈到自己的死……” 材料3. 《背影》是回忆性散文,写《背影》时与“买橘子的背影”故事相隔了八年。 答: ”, 二.探究作者是如何以自责、悔恨来反衬对父亲的思念的。 1.写出作者并不理解和不尊敬父亲的情绪和心里活动: 2.作者谴责自己的语句: 3.文中几处叙说自己的悔恨情绪,悔深是因为情切。为什么这样说? 三.如果说,朱自清对父亲的愧疚还有时间弥补的话,那么,对“子欲养儿亲不待”的季羡林来说,愧疚就成了永远的悔,永远的痛。下面是季羡林在极度悲痛中为母亲写的挽联: 一别竞八年,多少次倚闾怅望,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宇,高天寒否?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注释:①倚闾:靠着门 ②曷:同“何” 1.挽联的上联,写的人是 ,下联写的人是 。 2.挽联的内容,《永久的悔》文中也有比较集中的书写。请把相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①与“倚闾怅望”相应的句子是: ②与“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相应的句子是 实践反思: 季羡林在《一条老狗》(《摘自新世纪文存<初编>》)中有谈到他萦绕不散七十年的悔恨:“到了家里 ,我才知道,母亲不是病了,而是走了。这消息对我真如五雷轰顶,我昏迷了半晌,躺在床上哭了一天水米不曾沾牙。悔恨像大毒蛇直刺入我的心窝。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难道你就不能在任何一个暑假内抽出几天时间回家看一看母亲吗?二妹在前几年也从家乡来到济南,家中就剩下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形单影只,而且有缺吃少喝,他日子怎样国呀!你的良心和理智哪儿去了,你连想都不想一下吗?你还能算得上一个人吗?我痛悔自责,找不到一点原谅自己的地方。我一度曾想到自杀,追随母亲与地下。……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这两句话正应在我的身上。 从小到大,我们被倾注了父母满腔的不需要回报的爱,为人儿女的,我们自恃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对他们,我们有没有“太聪明”的时候?读了这两篇文章,你内心有什么出触动,可千万不要等到自己九十岁再悔恨自己忽略父母。 1.请回想一些事例,即使是太琐碎的事例,看自己能否也与朱自清那样,真正品味到父母或长辈对我们的爱。并把它写下来。 2.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没有为高堂养老送终而深表痛悔,可是当高堂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又做些什么呢?年轻的你,想为你的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些什么事情?请行动吧,并把你父母或长辈的反映一纪录下来。 第二单元 诗歌的象征 问题情景 课间,几位同学谈兴正浓。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我初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还以为大堰河是一条河呢,原来是一位劳动妇女的称呼。” “巧了,我的感觉和你一样。刚看题目 ,我以为艾青赞美他家乡的一条河呢,那条河滋润他成长,所以叫保姆。没想到大堰河就是人家真正的奶妈。” 确实,作者艾青的保姆的来自大叶荷村,,所以作者家乡蒋村的人都叫她“大叶荷”。“大叶荷”与“大堰河”谐音,在江浙方言中还是同音。所以作者就用这个并不像人名的“大堰河”来称呼她。 “我想,这是作者故意给我们的错觉。以大堰河来称呼这位劳动妇女,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另一个同学若有所思。 那么,艾青这种做法高明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诗歌的象征手法方面去探讨。 探究学习 象征: 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常运用在整篇的诗歌创作中。象征在诗歌里就像人的心脏一样。如果没有象征,诗歌将失去力量。我们阅读诗歌,要抓住象征这把钥匙,它能带我们登堂入室,去体味诗歌的艺术魅力。而要用好象征这把钥匙,则需要读者的联想。 探究一:人们都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能结合本诗《长城谣》中长城的特征去说明吗? 1.以下是《长城谣》的第一节,请你说说长城是以一个什么形象出现, 你从那些语句看出?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的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答: 2.长城为什么使作者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答: 3.以上两道小题,其实就是前面大题探究的一部分。现在,请你结合前两道小题的探究结果和全诗的阅读,说说人们把长城看作中华民族象征的理由。 答: 探究二 有这样的一些事物,天天陪伴这我们而又因为我们习以为常而被忽略。例如空气,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但有人却能以敏锐的眼光抓住它的特点,赋予它新意,新的象征意义。例如诗人邵燕祥。邵燕祥:上世纪50年代有影响的青年诗人。他追求真理、呼唤自由,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致空气》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探究《致空气》是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的。 探究方法: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必定通过联想,强调象征事物与被象征内容之间相似的特征,我们也可以通过联想,从象征事物(空气)的特点去联系被象征事物,从而揭示出被象征内容的特点。附《致空气》的前三小节: 星光因你而闪烁 波光因你而摇曳 我的质朴到透明的朋友 你无所不在 又难寻踪迹 光明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黑暗里 人们离我而去时 我沉在孤独里 失眠时,我从鼾息听到了你 只有你不肯把我抛弃 在我将要窒息的时候 掀动我的鼻翼 在我生命如丝的时候 陪伴着我呼吸 1.诗中“我”指诗人自己,“你”指空气。在诗中,诗人抓住空气的什么特点? 答: 2.在诗歌的第二、第三小节中,作者强调空气的哪种属性?请你展开联想, 还有什么事物也具有空气的这种属性? 答: 3.诗中把空气看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对这一须臾不离的自然现象,诗人赋予它什么的象征意义? 答: 我们看到,诗中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讴歌空气,暗线是讴歌像空气那样特点的事物,如像空气那样朴质和透明,也像空气那样弥足珍贵。两条线的交织,使主题变得含蓄,耐人寻味。当然,暗线之所以叫暗线,是诗人预设的、需要读者的联想加入才形成的线。 实践反思 . 现在,你该知道艾青把保姆“大叶荷”叫做“大堰河”的高明之处了吧。诗中这位劳苦善良妇女与“河”的形象很吻合,她其实就是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地化身,她们像河流一样哺育着两岸儿女的成长。读者能把这位保姆与河流联系起来,更增加形象的丰富性,主题的表达更含蓄。 在中国文化中,有些事物有着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松树象征刚强;梅花象征着坚贞;竹子象征这谦虚、品德高尚;月亮象征团圆、思念等。还有更多事物的象征意义并不确定。而在诗人创造的特定的形象中,对那被象征的事物的指向,更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阅读下面这首诗,从象征的角度分析里面的形象的指向。 我愿意 我愿意是只小鸟, 栖息在你木屋旁的树林里, 纵然飞不到那片填天空, 我也会尽力向你飞去。 我愿意是条小溪, 流淌在你树林的水流里, 纵然趟不过那片海洋, 我也会全力向你奔去。 我愿意是朵小花 ,开放在你水流便的泥土力, 纵然走不过那片土地, 我也会向你绽出所有的美丽。 我愿意,我愿意, 飞翔在你是记忆里, 流淌在你的记忆里, 芬芳在你呼吸的每一寸空气里, ――只是为你,我愿意。 1.有人说这首诗赞美的是爱情,诗歌中的“你”,其实就是热恋中“我”的“他”或“她”。你有其他看法吗? 答: 第三单元 耐人寻味的戏剧语言 问题情境 舞台虽小,却演绎着善与恶,美与丑,虚伪与真诚,高尚与卑鄙。作为舞台演出基础的戏剧文学,即剧本,除了舞台提示外,全部都是人物语言。剧作家怎么能仅仅通过语言描写,就讲述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塑造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让读者观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戏剧语言的特点,一起来品味戏剧语言的无穷魅力。 探究学习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提示)。人物语言承担了塑造人物与展开情节的功能。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是戏剧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一、极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 1、《日出》(节选)塑造了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三个人物形象,你能通过以下的人物语言,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说说他们是旧中国哪一阶层的代表形象吗? A、黄省三:(苦笑,很凄凉地)您说哪儿的话,我都配不上。李先生,我在银行里一个月才用您十三块来钱,我这儿实在是无亲无故,您辞了我之后, 我在哪儿找事去?银行现在不要我等于不叫我活着。 李石清:(烦厌地)照你这第说,银行就不能辞人啦。银行用了你,就算跟你保了险,你一辈子就可以吃上银行啦,嗯? B、黄省三: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 李石清:你大声说出来,这怕什么?“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有钱的人的钱可以从人家手里大把地抢。你没有胆子,你怎么不能偷? 黄省三:李先生,真的,我急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李石清:哦,你也想过去偷? 黄省三:(惧怕地)可是,我怕,我怕,我下不了手。 C、 黄省三 (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经理,您行行好,您要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个小孩子,我不能没有事。经理,我给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李石清:起来!起来!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这样麻烦,我就叫人把你打出去。 潘月亭: 岂有此理!这个家伙,怎么能跑到这儿来找我求事。(厉声)滚开! …… 潘月亭 (很敏捷地对着黄的胸口狠狠一拳)什么!(黄应声倒在地下) …… 潘月亭 把他拉下去。放在别的屋子里面,给他拍拍捏捏。等他缓过来,拿三块钱给他,叫他滚蛋! 2、黄省三开始对潘月亭存有幻想,后来认清了“你们是贼。是强盗,是鬼啊!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那为什么黄省三不能彻底反抗,而走上自杀之路呢?性格决定命运。试通过分析人物语言,谈谈黄省三悲剧命运的原因。 3、《钦差大臣》是一部讽刺喜剧,在塑造人物时用漫画式的方式将人性的弱点加以放大,读读下面两段台词,看看他们自揭隐私后,暴露了一个怎样的丑恶灵魂? A、邮政局长:……“糟啦,”我心想,“准是发现邮局出了什么岔子,才写信去报告上司的。”我拿起信来,把它拆开了。 市 长:您怎么敢?…… 邮政局长:我自己也不知道,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推动着我。我本来已经预备打发信差十万火急地把信送出去,——可是一种从来没有感觉过的好奇心制服了我。我憋不住啦,再也憋不住啦,有一股力量把我拉过去,一直拉过去。我一只耳朵里听见一个声音喊:“喂,别拆!拆了要倒霉。”可是另外一只耳朵里又有一个魔鬼在叫唤“拆,拆,拆呀!”剥掉火漆的时候,血管里像火燃一样,把信一拆开,浑身直发毛,两只手直找哆嗦,眼前一阵黑,迷迷糊糊的全看不见啦。 B、市 长:(敲打自己的前额)我怎么晕了头?瞎了眼?我这个老糊涂!老得发了昏,我这个大笨蛋!……我做了三十年官;没有一个商人,没有一个包工头,骗得了我,连最狡猾的骗子也都被我骗过;就连那些一手瞒过天下的老狐狸、老滑头,都逃不过我的手掌心,吃过我的亏,上过我的圈套;我骗过三个省长……省长算什么!省长用不着说…… 二、意味深长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含蓄地反映社会生活。 1、下面句子戏剧人物都没有说完整,你能补充完整,并说说他们为什么欲言 未言吗? A、李石清:哦,那你还可以到街上要—— B、黄省三: 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 2、下列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是什么?透过这些潜台词,你感受到《日出》所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A、黄省三:我……我明白,李先生。(很凄楚地)我知道我后面没有人撑腰。 B、李石清: 哼,你这个傻子,这时候你还讲良心!怪不得你现在这么可怜了。 C、李石清:……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准备的。 三、不可或缺的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1、在《日出》找出例子,说说舞台说明中的人物表情、动作对塑造戏剧人物形象的作用。 2、《钦差大臣》以哑场收尾,真是别具匠心,你能说说剧作家的创作意图吗? 实践反思 一、《日出》、《雷雨》都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在《雷雨》的第二幕里,鲁侍萍到周公馆去找他的女儿,没有想到这是三十年前曾经玩弄了她而后又抛弃了她的周朴园的家,她和周朴园互相认出了以后,有下面的对话。阅读后,回答问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1、周朴园问“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他究竟想问鲁侍萍什么?“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的潜台词是什么? 2、由“忽然严厉地” “冷冷地”这些舞台说明体现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点? 3、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鲁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项是 ( )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二、编写小剧本 设定一个场景,通过两、三个人的个性化语言,讲述一个生活小故事。 第四单元 激情演讲 问题情境 读一篇出色的演讲词,如同读一首优美的诗,品一幅绚丽的画,赏一部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我们在智者的教诲中,在激情荡漾中,开启智慧和心灵的大门,激活埋藏已久的能量,释放出金灿灿的阳光,释放出生活的希望与辉煌。那么怎样才算一篇好的演讲词,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演讲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第四单元。 探究学习 一、了解文体知识 演讲词是实用文体之一,指为在集会或会议上发表讲话而写成的文稿,又叫演讲稿。用来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 除了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还讲究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和鼓动性,语言的口语化,通俗精炼且饱含挚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赏析探究 (一)主题是演讲的灵魂。写演讲词,首先要选好主题。主题的选择要服从演讲的要求,要考虑听众对象和演讲场合。阅读作品,完成下列填空 篇目演讲场合听众对象主题 《为人民服务》参加追悼会的军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北京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大会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有一个梦想》二十五万示威者 《你是你的船长》初三班会课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盼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演讲词必须有恰当的、充足的材料为主题服务。 1、《为人民服务》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什么作用?举“精兵简政”作为例子目的是什么?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了论述中西方对“格物致知”理解的差异,举了哪些例子,例子中哪些是反面事例,哪些是正面事例? 3、《我有一个梦想》中哪些事实证明在发表《解放宣言》100年后的美国,黑人悲惨的现状仍然令人震惊? (三)《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论点,分五层论说。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合作;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团结全体人民。全文论点鲜明,中心突出,层次清晰。 请你参照上面的分析方法,理清《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写作思路。 (四)演讲要感情充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逻辑说服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演讲词的语言或是简洁明快,通俗平实,准确生动;或是幽默风趣,富有文采,富有气势,富有逻辑性。句式的整齐划一、对称均衡,长短结合、整散结合,产生优美的节奏感。适当地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会使演讲怡情悦耳。 1、《为人民服务》文虽短,但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从文中找出一些已被人们视为格言警句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义。 示例: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理解:这句活告诉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不要悲观丧气,要坚信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直面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拼搏,一定会取得成功。句中用了排比的修辞,语气坚定,激人奋进,给人无限鼓舞。 2、高声朗读《我有一个梦想》,充分体验本文排山倒海般的语势与激情。同时,想象着:你就站在高高的主席台上,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面向整个世界,发出你自己的,也是亿万受奴投者追求自由平等的声音,倾诉着内心的痛苦、愤怒,宣示着自己的信念、希望和梦想…… 然后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听起来摧人振奋,感情激昂的语句,作者都用了哪些修辞,从课文找出并仔细品味。 实践反思 (一)这是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华答谢宴上的祝酒词。阅读这篇演讲词,回答下列问题。 十分尊贵的客人们: 我们能有机会在贵国作客期间欢迎你和今晚在座的诸位中国客人,感到十分 荣幸。 我要代表我夫人和同行的全体正式成员,对你们给予我们的无限盛情的款待 表示深切的感谢。 大家知道,按照我国的习惯,我们的新闻界人士有权代表他们自己讲话,而 政府中的人谁也不能代表他们讲话。但是我相信,今晚在座的全体美国新闻界人 士都会授予我这一少有的特权来代表他们感谢你和贵国政府给予他们的种种礼 遇。 你们已使全世界空前之多的人们得以读到、看到、听到这一历史性访问的情 景。 昨天,我们同几亿电视观众一起,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迹之一——中国 的长城。当我在城墙上漫步时,我想到为了建筑这座城墙而付出的牺牲;我想到 它所显示的在悠久的历史上始终保持独立的中国人民的决心;我想到这样一个事 实,就是,长城告诉我们,中国有伟大的历史,建造这个世界奇迹的人民也有伟 大的未来。 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但是,它使人们想起 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许多把各个国家和人民隔开的城墙。 长城还使人们想起,在几乎一代的岁月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之间存在 着一道城墙。 四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过程。我们开始会 谈时就承认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但是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 处。 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我们在这里聚会,并不是 由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 都有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有这样 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 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让历史而不是让战场对他们的不 同思想作出判断。 总理先生,你已注意到送我们到这里来的飞机名为“七六年精神号”。就在这 个星期,我们美国庆祝了我们的国父乔治•华盛顿的生日,是他领导美国在我们 的革命中取得了独立,并担任了我们的第一届总统。 在他任期届满时,他用下面的话向他的同胞告别:“对一切国家恪守信用和 正义。同所有的人和平与和睦相处。” 就是本着这种精神——七六年精神,我请大家站起来和我一起举杯,为毛主 席,为周总理,为我们两国人民,为我们的孩子们的希望,即我们这一代能给他 们留下和平与和睦的遗产,干杯! 1、尼克松总统在祝酒词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当时中、美两国政府还存在着不少分歧,尼克松总统在祝酒词中怎样缩短两国间的距离,缩小感情上的鸿沟,赢得在座的中国官员好感的? 3、有评论说,这篇祝酒词“不失为文彩飞扬的佳作”,找出你印象最深的语句,并谈谈你的体会。 (二)“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这样总结成功的秘诀:凡事比别人多一点点!多一点努力,多一点自律,多一点实践,多一点疯狂┅┅多一点点就能创造奇迹。成功的秘诀原来就是简单的四个字:多一点点。 请以“多一点点”为话题,写一篇演讲词,让它如同前进的号角,鼓励你不断奋进,迈向成功! 第五单元 抓住细节描写 再现历史情境 问题情景 小博士论坛上: 晓阳:(神情凝重)小博士,今天我读了第五单元的课文《南京大屠杀》,心情可沉重了,小说再现了68年前日寇在南京对南京人民集体和零散大屠杀的滔天罪行,真是骇人听闻啊,日本在南京大屠杀的兽行真是千夫所指,万人可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