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名逐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11.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生活态度,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把莲花比做“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高洁,作者刻画莲花,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情志和人格操守,表达自己鄙弃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现,歌颂德行高尚的君子行为。 (四)总结、扩展 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文意。 2.再放“莲花”幻灯片或投影,想象像莲花一样的“君子”是什么形象?可以联系实际来谈。 [由“莲花”入题到以“莲花”结束文章的学习,线索清晰,又注重了学生想像力的培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2.预习下一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