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结合实际提出“影响大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2) 学生4人一组通过交流讨论提出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的假设。 (3) 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探究实验。 (4) 分发给每组2~4;粒优良大豆种子。 (5) 各组自己准备材料用具,如培养皿、吸水纸、标签、清水等。 (6) 填观察记录表,如下表: 123456 处理方式 探究的条件水空气温度 预期效果 实验结果 教师:做实验前,指导学生将种子分成两等份,设置对照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天把实验现象及时反馈给教师。 (三) 子萌发的过程 学生:看关于种子萌发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观察种子的个部分结构的发育状况,回答问题: (1) 种子的哪一部分结构先发育? (2) 胚根、胚轴、胚芽各发育成了新植株的哪一部分? (3) 子叶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对种子的个部分结构的功能有了更深得了解,从种子萌发过程的动画中,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了形象、直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作业 课后回家利用两个花盆,用沙子栽培两株植物,一株只浇水,另一株除了浇水外,还施加少量的氮肥,定时观察和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课后反思 本教案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设计出探究性实验,从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和同学间的协作精神。 植物根的生长(2课时) 第一课时(根尖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别植物根尖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识别植物根系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 1、描述根尖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