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外界的氧气是怎样进入肺内,肺内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的呢?这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二)新课讲述 请学生手按胸部,做一次呼吸运动,感觉一下胸部的起伏与呼吸的关系。然后教师提问:吸气和呼气是如何进行的呢? 带着问题让学生阅读材料57页第二段,约3分钟后出示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模型,示范给学生看,边说明肋间外肌、肋骨、胸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并填好板书中的表格。 再出示膈与呼吸运动的模型,边示范给学生看,边说明膈肌、膈与呼吸运动的关系,并填好板书中的表格。 最后,教师应强调,呼气和吸气是交替连续进行的,这样不断把外界新鲜空气吸入体内,并呼出浊气。 我们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后,应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下面我们学习呼吸系统方面的卫生与保健知识。请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部分内容(57页倒数第二段至结尾),教师出示问题: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呼吸系统?约2分钟后学生自学完毕,教师总结。 最后请同学们完成实验—— 胸围呼吸差的测定。(肺活量的测量可放在课外进行) 五、板书设计 吸气 呼气 肋间外肌 收缩 舒张 肋骨向上、向外移 向下、向内移 胸骨向上向下 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减小 膈肌收缩舒张 膈下降回升 胸廓上、下径增大减小 胸腔体积增大减小 肺内压减小,小于大气压增大,大于大气压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成年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的活动状况与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 (A)肋间内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增大 (B)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肺内气压下降 (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 (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肺内气压下降 (2)肺活量是指(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