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生物 > 综合辅导 >

七年级生物教学教案:3.2昆虫(2课时)(3)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
    (3)胸部都有三对分节的足;
    (4)一般有两对翅。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昆虫的主要特征是 。
    (2)我们在研究蝗虫、蟋蟀、苍蝇是否属于昆虫时,对这三种动物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都具有昆虫的主要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它们都属于昆虫。这里的“比较”属于 比较法。
    2.课后作业
    (3)下列四组动物中,都是昆虫的是( )
    (A)虾和蟹 (B)蚜虫和蝗虫
    (C)蜈蚣和马陆 (D)蜘蛛和蝎
    (4)蝗虫、蝴蝶、蝉的相似之处是( )
    (A)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口器都为咀嚼式口器
    (C)胸部有三对分节的足,其中二对步行足,一对跳跃足
    (D)腹部有二对翅
    3.参考答案
    (1)略(2)求同比较法(3)B(4)A
    4、简要分析
    (1)略;(2)在自然科学中,运用比较法来认识事物的例子是很多的。在不同事物中找出共同点,这样的比较叫做求同比较。在相同事物中找出差异点的比较叫做求异比较。比较法是最基本的逻辑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题目中,认识蝗虫、蟋蟀、苍蝇是否属于昆虫,是把这三种动物的特征与昆虫特征进行比较,看有没有相同点的比较方法,显然是求同比较;(3)略;(4)蝗虫、蝴蝶、蝉都是昆虫,因而它们的相似之处应该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即昆虫的主要特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昆虫生活环境的多样性,足和口器的多样性。
    3.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不变态发育。
    4.了解昆虫与人类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观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求异比较法。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昆虫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昆虫生活环境及发育方式的 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一)课前组织部分学生在校园内或校外采集昆虫标本。采集时,着重观察并记录每一种昆虫的生活环境,尤其是要采集象蚊、蝇等昆虫的幼虫和蛹。
    (二)一些昆虫标本和蜜蜂、家蚕、蝗虫的生活史标本;镊子、放大镜每组一把。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引入新课
    课前同学们都到自然界中去采集了一些昆虫,作为本节课的材料。请问,同学们是根据什么判断你所采集的是昆虫,而不是别的动物呢?
    学生回答昆虫的主要特征后教师继续问:有没有同学采集不到昆虫(一般不会有)?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布置和要求,都采集到了不少的昆虫。说明自然界中昆虫数量很多。目前已知的昆虫有100多万种。
    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讲讲你都在什么地方采集的这些昆虫。
    (二)学生介绍,揭示分布
    请几位兴趣小组的成员,介绍几种昆虫的采集环境。如:
    龙虱:在水中采集到;天牛:在树丛中。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