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数学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南京市2015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解析)(7)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4.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
    (1)用直尺和圆规分别作△ABC的角平分线BE、CD,BE,CD交于点O(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过点C画射线CF⊥BC,垂足为C,CF交射线BE与点F.求证:△OCF是等边三角形;
    (3)若AB=2,请直接写出△OCF的面积.
    考点: 作图—复杂作图;等边 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1)利用直尺和圆规即可作出;
    (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的度数是60°,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F=∠FCO=60°即可证得;
    (3)作OG⊥BC于点G,△OBC是等腰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得OC的长,则△OCF的面积即可求得.
    解答: 解:(1)
    BE、CD就是所求;
    (2)∵BE是∠ABC的平分线,
    ∴∠FBC= ∠ABC= ×60°=30°,
    同理,∠BCD=30°.
    ∵CF⊥BC,即∠BCF=90°,
    ∴∠F=∠FCO=60°,
    ∴△OCF是等边三角形;
    (3)作OG⊥BC于点G.
    ∵∠FBC=∠DCB=30°,
    ∴OB=OC,
    ∴CG= BC= AB=1,
    ∴OC= = = .
    则S等边△OCF= = .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和尺规作图,正确求得OC的长度是本题的关键.
    25.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快车到达B地后,原路原速返回A地.图1表示两车行驶过程中离A地的路程y(km)与行驶时间x(h)的函数图象.
    (1)直接写出快慢两车的速度及A、B两地距离;
    (2)在行驶过程中,慢车出发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3)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km,在图2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km)与x(h)的函数图象.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 (1)由速度=路程÷时间就可以得出结论,由函数图象的数据意义直接可以得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设OA的解析式为y=kx,AB的解析式为y1=k1x+b1,CD的解析式为y2=k2x+b2,由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就可以求出结论;
    (3)先求出两车相遇的时间,找到关键点的坐标就可以画出图象.
    解答: 解:(1)由题意,得,
    A、B两地距离之间的距离为2250km,
    快车的速度为:2250÷10=225km/h,
    慢车的速度为:2250÷30=75km/h;
    (2)设OA的解析式为y=kx,AB的解析式为y1=k1x+b1,CD的解析式为y2=k2x+b2,由题意,得
    2250=10k, , ,
    解得:k=225, , ,
    ∴y=225x,y1=﹣225x+4500,y2=﹣75x+2250
    当225x=﹣75x+2250时,
    x=7.5.
    当﹣225x+4500=﹣75x+2250时,
    解得:x=15.
    答:慢车出发7.5小时或15小时时,两车相遇;
    (3)由题意,得
    7.5小时时两车相遇,10时时,两车相距2.5(225+75)=750km,15时时两车相遇,20时时两车相距750km,由这些关键点画出图象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作函数图象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26.由小学的知识可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9,在它的边上取两个点E、F,使得△AEF是一个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画出△AEF,并直接写出△AEF的底边长.
    (如果你有多种情况,请用①、②、③、…表示,每种情况用一个图形单独表示,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标出底边的长,如果图形不够用,请自己画出) .
    考点: 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
    分析: 分点A是顶角顶点和底角顶点两种情况作出图形,然后过点E作EG⊥AD于G,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G:①点A是顶角顶点时,求出GF,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②点A是底角顶点时,根据等腰 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F=2AG.
    解答: 解:如图,过点E作EG⊥AD于G,
    由勾股定理得,AG= =3,
    ①点A是顶角顶点时,GF=AF﹣AG=5﹣3=2,
    由勾股定理得,底边EF= =2 ,
    ②点A是底角顶点时,底边AF=2AG=2×3=6,
    综上所述,底边长为2 或6.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