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外国诗歌二首 ·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青苔() 缠着( ) 黝碧( ) 抚爱( ) 栖落( ) 颤动( ) 纤细() 扔掷( )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粗( ) (2)棕( ) 诅( ) 综( ) 沮( ) 踪( ) (3)踉( ) (4)肋( ) 浪( ) 胁( ) 琅( ) 协( ) ·阅读感悟· 阅读《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回答问题。 3. 诗中描写的橡树有什么特点? 4. 诗人认为自己不如橡树,主要原因是什么? 5. 诗人摘下一小枚带着叶子的橡树枝条带回家,表现了他对橡树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狗的歌》,回答问题。 6. 叶塞宁描写这只失去孩子的母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7. 本诗是一首催人泪下的凄惨的诗歌,但还巧妙插入景物描写,“在草席闪着金光的地方”“暖和的炉台”“蓝色的天空”等,有什么作用? ·拓展研究·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悬 崖 [俄]莱蒙托夫 一朵小小的金色云彩, 投宿在悬崖巨人的胸怀; 清晨,她早早地急速上路, 在蓝天中飘浮,轻松愉快。 可是在古老悬崖的石缝里, 到底留下了她湿润的足迹。 孤独的悬崖兀立着,沉思着, 不禁在荒原上轻声啜泣。 [注] 这首诗作于1841年,正是诗人与人决斗而被杀的前一年。其时诗人被迫在格格不入的社会中周旋,落落寡欢。诗中以古老而挺拔的悬崖自喻,表现出久经变故的深沉、独立不移的刚毅和未老先衰的萧瑟。 8.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投宿( ) (2)湿润( ) (3)兀立( ) (4)啜泣( ) 9. 诗中的浮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10. 诗中塑造浮云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11. 悬崖为什么会在“荒原上轻声啜泣”? 12. 诗人以悬崖自喻,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施舍的树 [美]谢尔·西弗斯汀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块玩捉迷藏。要是他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 “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 “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