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阶段,大家会经常用到下面这些初中语文修辞手法。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 明喻:甲像乙。 标志词语: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 暗喻:甲是乙。 标志词语:是、成为。 借喻:甲代乙。 例句: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三、李二狗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 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 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学习修辞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 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设问)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 2.借喻和借代有什么不同?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 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3.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 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 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