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4分) 14.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6分) A处: B处: C处: 15.“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16.袁枚是____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4分) 17.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8.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4分) (二)(22分) ①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19.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3分) 20.第①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3分) 第②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3分) 21.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4分) 22.文中的吆喝声都带有浓郁的____________特色。(2分) 23.体会一下,作者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4.在你的家乡,你听到过哪些吆喝?请写下一两种。(4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8周语文学科练习 19.春酒 20.俗世奇人 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6分) 元xiāo( )节 lì( )枝 枸qǐ( ) 门kǎn( ) 脸jiá( ) páo( )制 挑tì( ) 家pēi( ) zhàn( )浆 发niān( ) shàn( )长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9分) 起哄( ) 喝彩( ) 绰号( ) 模样( ) 怵( ) 撂高的( ) 一瞅( ) 抠下( ) 气氛( ) 拘束( ) 枸( )杞 薏( )仁米 橄榄( ) 门槛( ) 过瘾( ) 煨( )炖 挑剔( ) 家醅( ) 3.解释下列词语。(7分) 估衣: 发蔫: 怵目惊心: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家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