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社戏》8(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明确(2):开头——写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及钓鱼放牛的乡间生活。(平桥乐土)
    结尾——写六一公公送豆。(戏后余波)
    五、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指出详略。(详见板书)
    明确: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平桥村为什么成了“我”的乐土。
    第二部分(4—30)写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社戏的情景。(主体)
    第一层(4——9)写“我”到赵庄看戏的愿望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实现了。
    第二层(10—13)写小伙伴熟练摇船送“我”去赵庄看戏,途中优美的景色令“我”陶醉。
    第三层(14—21)写到赵庄后看社戏的情景。
    第四层(22—30)写看社戏后返回平桥村的情景。
    第三部分(31—40)“我”对吃豆、看戏的怀念。
    六、作业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辨析词义,复述课文大意。
    第四课时
    要点:总结全文;订正课后练习。
    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第三部分——理解文章结尾部分的含义
    1、文章写到从赵庄归来,“看戏”的经过就写完,为什么还要写六一公公送豆?
    明确:起衬托作用。写六一公公送豆,是拿六一公公的豆与“昨夜”的豆相比较,虽然六一公公的豆是“粒粒经过挑选的”,只有“不识好歹的人”才说“比不上别人的”,但“我”却以为“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从而突出了“偷豆”的情趣,进一步说明那些偷豆的小朋友,是多么值得怀念。使故事产生“余音绕梁”,使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样用白描手法抒写故事余波的结尾是十分出色的。
    2、戏并不好看,豆也普通,作者为什么在结尾说“好戏、好豆”呢?
    明确:关键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老人、小孩朴实真挚的感情和劳动本领、办事能力。
    (2)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
    (3)偷豆有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