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自然段描写小姑娘的家庭情况,其家庭情况怎样?通过哪些语句看出来?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小姑娘的精神面貌如何? 家境贫寒又遭不幸,住的是“小屋”;睡的是“板铺”;用的是“小炭炉”“小凳子”;吃的是红薯稀饭。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 “笑着说”可以看出小姑娘在非常艰难的家庭环境中,挺直身子,承受贫穷和不幸的重压,令人敬佩。“安慰我”洋溢着乐观精神,也是对客人的感激。 3.作者是怎样围绕着做灯、赠灯描写小姑娘的?表现了小姑娘的什么性格? 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 做灯,“拿”“削”“揉捏”“掏”“放”“穿”“挑”“点”,这一连串的动作干净利索地制作了一个小橘灯,小姑娘的心灵手巧,动作敏捷,做小橘灯,照“我”上路,一个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大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赠灯,侧重语言描写。 “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这句话写出小姑娘对我的关心体贴,情意浓浓,用光明和温暖为我送行。 “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这两句话多么亲切,充满着深情厚谊,写出对“我”的安慰,更为重要的是小姑娘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心和坚定的信念,第一个“好”字指病好了,第二个“好”字指过上好生活。 细节描写:“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写出天真、可爱、稚气,同时看出她的坚定信念。 体会修饰词语的表达效果。 (1)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笑着”:面对这样的贫穷生活,她笑着告诉我,表现勇敢、乐观的精神,如果删去“笑着”就变成冷冰冰的叙述,大大削弱了这句话的表现力。“年夜饭”写出家庭的贫困。 (2)“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二字写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坚信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3)“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像安慰我似的”表现小姑娘的镇定乐观的精神。 齐读第8、9自然段。 4.范读第10自然段或放录音。提问:“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作者为什么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 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因为有了“朦胧的橘红的光”,“我”才看到了一线光明,能够在山路上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了“我”鼓舞,“我”感到前途光明,充满希望。在“光明”这一点上,小姑娘的精神与小橘灯有相似之处,小橘灯象征小姑娘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