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生物 > 综合辅导 >

初一生物教学教案:感觉器官(8)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教学难点:听觉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
    人耳模型、挂图,味蕾、嗅觉感受器的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耳是除眼以外的又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
    1.曾经有报道说,春节时有人因为放鞭炮不小心,鞭炮落下来时刚好在另一人的耳朵旁炸响,导致该人的“耳膜”击破而失聪;生活中也有人因为用硬物“掏耳朵”而致“耳膜”穿孔失聪的现象。那么“耳膜”是怎样一种结构呢?
    2.有时 “采石场”在放炮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张开嘴巴,大人有时也说这样做可以使“耳膜”不震破。这又是怎么会事呢?
    3.人的眼睛通常看不到自己的头部,而且即使闭上眼睛,我们也能感觉到自己头部的位置变动情况。这又是怎么会事?
    4.为什么有些人会“晕车”“晕船”,有些人却不会?
    5.小儿为什么容易患中耳炎?
    学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回答上述问题了。
    (二)自学教材,列表解析
    在学习眼的结构时,我们是用一张表来概括的。用表来概括物体的结构具有简洁明了,使学习者一目了然的优点。今天我们就学习用表格形式对耳的结构进行概括。
    请同学们自学耳的结构部分内容,并根据课本的描述用表格形式概括出耳的结构组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在黑板上画出一部分表格框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学并完成表格后,可让完成较好的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的表格供全班学生参考。教师再作补充和修改(见板书)。
    (三)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在对耳的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该部分知识,就上述第1、2、5三个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1.“耳膜”实际上是“鼓膜”。是接受声波振动的结构,若声音太强,会震破鼓膜,或在“掏耳朵”时被硬物损伤,导致耳聋。
    2.由于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所以当口张开时,空气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相等,可避免鼓膜被太强的声波震破。
    5.小儿因为咽鼓管短,病菌易从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患中耳炎。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耳蜗是听觉感受器。
    教师问:耳仅仅是听觉器官吗?(不是,它还是位觉器官)
    请同学们就上述第3、4两个问题作出回答。
    3.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人头部的位置变化。
    4.有些人“晕车”“晕船”是因为这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敏的缘故。
    教师强调:听觉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
    (四)介绍其他感受器
    人的身体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感受器。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