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解题经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56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学完一次函数后,数学老师例行举行了一次测验.其中最后一题是选做题,题目如下:如图1,已知长方形ABCD,AB=3,BC=6,E为AB的三等分点,且EA=AB,F为AC、DE的交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1 做完前面的题目后,我问数学老师选做题做不做?不料数学老师告诉我:这套测试题是他从网上下载的,事先他也没有注意这道题超出了我们目前所学的知识范围,因为它要用到九年级才学的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于是他让我先检查前面的题目做得对不对,不用理会这道题目. 在检查完前面的题目之后,时间还有近半个钟头,于是我又开始研究那道选做题,我这个人脾气有点“倔”,做什么事总是不服输,学习亦是如此.这一摸索我仿佛走进了迷宫,好长时间我都无从下手,对付面积的方法全用上了都不管用,画了好多图,画破了几张纸,仍然是不知所措. “我就不相信,这几条线就能难住我.”于是我开始更细致地分析,反复地比较,终于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求出ΔAEF的面积就行了,ΔADE与ΔACE的面积之和减去ΔAEF的面积就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这样,研究的视角就集中在F点上,只要F点到AE的垂直距离(AE边上的高)知道了就……“哎,这神秘的F点!”笔尖点在F点上,纸都点破了,也是无济于事,真难解我心头之“恨”.不过我坚信“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不言放弃,才能登上顶峰,领略无限美好风光. 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突然看见试卷上有这样一道解答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0.6x+1.8和l2:y=-1.5x+6,它们的交点为P.设l1与x轴交于点A,l2与x轴交于点B,如图2,求ΔPAB的面积. 图2 我灵机一动,如果将长方形ABCD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出直线AC和BD的方程,再通过解方程组不就求出F点的坐标了吗?从而也就求出了AE边上的高,ΔAEF的面积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我以点C为原点,AB所在的直线为x轴,AD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3所示.则A(0,0)、B(3,0)、C(3,6)、D (0,6)、E(1,0),由待定系数法容易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直线DE的解析式为:y=-6x+6,解方程组,得,即F点的坐标为(0.75,1.5),所以SΔAEF=×1×1.5=0.75.又因为SΔADE=SΔACE=×1×6=3.所以S阴影部分=3×2-0.75=5.25. 图3 面积终于求出来了,我正准备喘口气时,突然听到老师说时间到了,马上交卷.“我的天啊,时间不多不少,刚好把这道选做题做完.”于是我匆匆地把试卷交上去,才算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以高出第二名20分的好成绩勇夺这次考试的桂冠,原因就是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做出了那道选做题.重温我解选做题经历,我感受到了运用函数解决问题的巨大威力,原题是一道几何问题,如果不用函数解决,只有到九年级学习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后才能解决,而运用函数这个工具,竟将一道看似纯几何问题转化为一道可以通过计算解决的代数问题!函数就好像一座桥──一座沟通数与形之桥,有了这座桥梁,就可以使好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突破.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要忘了函数,不要忘了数形结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