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1:11: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 杜建平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义和团运动是中外矛盾激化的产物,“扶清灭洋”体现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难点 (1)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 相同点:①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④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组织及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②主要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历史进步意义:①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②为民主主义革命铺平了道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义和团运动意义:①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②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2)《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 要正确认识《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从经济上看,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此条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从政治上看,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这样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军事上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便利了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从外交上看,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由此可以看出:《辛丑条约》的签订,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学法指导 1.列表法 本课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简单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口诀法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四、中考命题分析 本课内容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命题的形式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读图题为主。有时也结合本单元内容以综合探究题的形式出现。 五、中考试题分析 例1.(2007年十堰市)《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于《辛丑条约》内容的掌握情况。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答案:D 例2.(2007年河南省)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郊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综合选择题,综合考查了《辛丑条约》、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综观四个选项,由于1901年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所以A项是错误的。 答案:A 例3.(2008·湖北荆门)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19世纪末期,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义和团运动爆发,他们到处打击外国传教士和外国的侵略势力,威胁到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八国联军决定出兵中国进行镇压,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例4. (2008年·江苏扬州)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课本内容可知,《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完全听命于帝国主义列强,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例5.(2008·广东湛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涉及到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比较能力。结合所学过的三个条约的内容可知,三个条约都涉及到赔款内容,其中《南京条约》2100万元;《马关条约》2亿两;《辛丑条约》4.5亿两。 答案:B 例6.(2008·湖北宜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中国近代的三次大规模战争。通过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不难确定三次侵略战争,从而知道与图片相关的三个条约。结合三个条约的危害,得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答案:(1)图1中英《南京条约》;图2中日《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2)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四艘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3)答案要点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例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材料二: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摘编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相同时间发生大事的综合能力。1900年,处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1870-1914年),而在这次科技革命中电力得到广泛的运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同样在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签订《辛丑条约》。(3)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落后就要挨打;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建立在对弱国掠夺基础之上的。 作者简介:杜建平,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山东教育》《第二课堂》《考试报》《中学历史快递》《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现代教育导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报》《少儿智力开发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试题1000余篇。2005年参与编写中央教科所教学参考书(九上历史·地图出版社),并参与编写教学辅导用书30多部。2004获得山东新闻类稿件评选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高青县教学能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