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语文复习资料: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 默写(10分)
    1、 春冬之时,则 , 。
    2、绝谳多生怪柏, , 。
    3、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5、 ,长河落日圆。
    6、 ,随君直到夜郎西。
    7、 烽火连三月, 。
    8、不畏浮云遮望眼, 。
    9、 ,各领风骚数百年。
    10. 巴东三峡巫峡长, !
    二. 文言文阅读(1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4分)
    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2.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4.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6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甜,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 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2分)
    ① 齐人也,坐盗。( ) ② 吏二缚一人诣王。(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
    3. 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回击楚王的?从中可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2分)
    答: 。
    三. 现代文阅读(50分) 阅读下列各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13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给加点粗注音。(2分)
    ① 荻港( ) ② 溃退( )
    2. 解释词语。(2分)
    ① 锐不可当: ② 业已:
    3. 消息,一般应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3分)
    (1)请给这则消息拟定一个标题。
    标题:
    (2)主体部分记叙了各路军的渡江情况。主体部分分为三层,应该怎样划分?(用“lI”在文中标出,但不能把“导语”划入)
    4. 记叙事情的经过应做到有详有略。请指出哪路军写得详?哪路军写得略?(2分)
    (1)详写: ; (2)略写: 。
    5. 消息,一般以记事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请用“~” 线画出文内议论的句子。(2分)
    6. 文中最后一句“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请问此句的作用是( )(2分)
    A. 介绍战绩,收束全文。 B. 展示大军南下态势,暗示即将解放南京。
    C. 表示我军前方之敌已望风而逃。 D. 照应开头,强调中心。
    (二)(19分)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3分)
    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2. 用文中词语填空。(3分)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表现为他们说话时的 。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 ;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
    3. 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