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二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下)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初二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下)。期末考试快要到了,为了帮助初一的同学们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充分备考,初中语文家教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各科知识点,初二语文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期末考试不仅是对本学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要求同学们对本学期知识的全面整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哦!
    
    第五单元   探究人生
    第21课   桃花源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髫tiáo   诣yì
    间jiàn隔   问津jīn   此中人语yù云
    点拨:注意多音字“间”“语”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
    (2)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4)悉如外人。            悉:都。
    (5)具答之。              具:详尽,详细。
    (6)问今是何世。          世:朝代。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详细地说出。
    (8)皆叹惋。              惋:惊讶、惊奇。
    (9)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10)及郡下,诣太守。     及:到。诣:拜见。
    (11)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规:计划。
    (13)未果,寻病终。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音:           要通邀,邀请。
    4.辨析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事业的总称。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够。
    5.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三个)
    (1)成语: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成语:豁然开朗。 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
    (3)成语: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觉得这种景象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点拨:重点理解“异”“穷”等词。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明净的水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点拨:重点理解“平旷”“俨然”“属”等词语。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点拨:重点理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词语。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祖上为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妻子”“邑人”“绝境”等词语。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点拨:重点理解“何世”“乃”“无论”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渔人“访问桃花源”的两段。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届。阡阳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巨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著名诗人。
    五、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回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    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六、应当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社会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22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馨xīn   苔tái   鸿儒rú   案牍dú  蕃fá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亵xiè玩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出名,著名。
    (2)惟吾德馨。            馨:香气。指品德高尚。
    (3)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指弹(琴)。
    (4)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身体。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
    (6)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美丽而不端庄。
    (7)亭亭净植。             植:立。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爱莲说》中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于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点拨;“牍”、“淤”、“濯”“涟”“亵”等字字形较复杂,容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丁)。
    点拨:重点理解“惟”“馨”等词浯。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点拨:重点理解“丝竹”“乱”“案牍”“形”等词。
    (3)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点拨:此句句式为宾语前置,翻译时要调整词序,使之符合现代汉浯习惯。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出白淤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点拨;重点理解“染”“濯”“清涟”“妖”等词语。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远远地欣赏却不可贴近去玩弄啊。
    点拨:重点理解“观”“亵玩”等词语。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明说过。
    点拔:重点理解“鲜”“闻”等词语。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该是很多了。
    点拨:重点理解“宜”“众”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陋室铭》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默写《爱莲说》第1段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陋室铭》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 哲学家周敦颐。
    第23课    核舟记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mǐn   罔wǎng    贻yí    八分有奇jī
    箬ruò篷  糁sǎn   峨冠guān    髯rán
    楫jí   篆zhuàn   壬戌rén xū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指雕刻。
    (2)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仿,指雕刻。
    (3)尝贻余核舟一。       贻:赠。
    (4)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
    (5)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6)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 类:像。
    (?)矫首昂视。            矫:举。
    (8)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相类似。
    (9)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10)其人视端容寂。       端:端正,正视。
    (11)其船背稍夷。         夷:平。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盈:满。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    解释为: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解释为:横放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   解释为:挑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