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哲学中国教育哲学 相同点 不 同 点适应 对象 及 效果 学 习 方 式 4.请举出古今中外某位名人在某个领域创新的一个例子。(2分) 5.汉语中有许多成语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独辟蹊径”等,请你再写出二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2分) 6.创新,并不是只有发明创造,其实,它也是一种思维过程。对某一问题的新看法,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路,也是一种具体的创新。 请围绕这个角度,举一个例子说明你在学习方式或其它方面是如何创新的。(3分) (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题。(15分)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①“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②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我们歌颂黄河,赞美黄河,岂能容忍有人这样“攻击”她!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 ③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改名叫黄河。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近5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2~0.7厘米厚。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④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万吨,相当于100座年产3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⑤“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浑浊不堪,因此有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黄河的年经流量为423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 ⑥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厘米。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⑦水土流失是世界性危机。世界各国水土流失的发生,无不是植被破坏的结果。 ⑧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年到400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 1.为什么说“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2分) 2.“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其中“外衣”指的是 (用原文回答)(3分) 3.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 ,这句俗语现在用来比喻 (2分) 5.简要回答:黄河成为空中“悬河”的原因是什么?各填入一个短语。(2分) ①直接原因: ②间接原因: 6.“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本文以此句作为结束句,有什么作用?(3分) 八年级(上)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五)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一、1.①yú huì ②xùn chù ③wěi ④mì 2.⑴①A ②B ⑵BA ⑶①A ②B 3.《花》—贾——生 《雨》—巴—科 《世》—杨—诺 蜂—温—诗 相—爱—物 4.水土大量流失,环境严重污染。 5.示例: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绿树村边合 ③两个黄郦鸣翠柳 ④一行白鹭上青天 ⑤春来江水绿如蓝 ⑥万紫千红总是春 6.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可利用的树木越来越少,这都是乱砍滥伐造成的后果,我们应该控制人口的增长,多植树造林。 7.科学 ↗ ↘ 经济 ← 工业 8.示例:一朵朵夺目的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像翩翩起舞的仙子那样迷人! 9.①但留方寸地,待与子孙耕。②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③要想活得更美好,保护环境第一条。 ④一草一木总关情。 10.略。 二、(一)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从人工选择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归功于人工选择的原因。)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利、序是(C)。(1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3.上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3分) 4.根据上文内容,以“大丽花”为例,填写下表。(4分) 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结论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进程较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成果) 5.这段文字在说明时,行文眉目清楚,先以设问句式领起,紧接着用一句话概括,然后再具体说明,这种结构方式属于总分式。(4分) 6.文中加“ ”的“只有”和“仅”分别起什么作用?(2分) “只有”强调花瓣颜色种类太少,“仅”强调时间之短。 7.牡丹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被誉为“国色天香”,周敦颐《爱莲说》称它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3分) (二)1.读第一段文字后作答。(7分) ①划分层次。(2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②“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说明的顺序是从主到次。(1分) ③括号里的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1分) ④“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指的是(用文中3个短语回答):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3分) 2.画出能概括第二、三段说明内容的一个句子。(2分) 3.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2分)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①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大约”说明句中的时间只是推测,目前尚不能确定,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②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是否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并不能断言,所以用了表示猜测的“很可能”,用语严密、准确。 5.最后一段引文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警告世人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让人们在思考中增加环境的忧患意识,进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三)1.按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按部就班。(1分)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画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历 ,应改为 厉 。(1分) 3.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有什么异同点?根据上文内容填写下表。(9分) 美国教育哲学中国教育哲学 相同点都能鼓励创新 不 同 点适应 对象 及 效果对学习成绩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肯定是有益的;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较有益处,也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 学 习 方 式跳跃式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自己探索出很多东西(缺点:知识有漏洞,但可以弥补)。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 4.请举出古今中外某位名人在某个领域创新的一个例子。(2分)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地动学说,推翻了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天动学说,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汉语中有许多成语表达了创新的意思,如“革故鼎新”、“独辟蹊径”等,请你再写出二个表达创新意思的成语。(2分) 示例:标新立异、别具匠心、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别出心裁等。 6.略。 (四)1.为什么说“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2分)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 2.“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这句话运用 比喻 的修辞手法,其中“外衣”指的是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用原文回答)(3分) 3.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 黄河水浑浊不堪 ,这句俗语现在用来比喻 污点或罪恶没办法消除。(2分) 5.简要回答:黄河成为空中“悬河”的原因是什么?各填入一个短语。(2分) ①直接原因: 河床每年增高。 ②间接原因: 植被破坏。 6.“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本文以此句作为结束句,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反问句加强语势)表现自己的态度,警示人们对水土流失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