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应用(30+3分)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 ①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 )美人,为花卉( )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②从雨林中得到的经过驯( )化的动物与归化的植物中获得的基因能用来改良土生的牲畜( )。 ③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 )谢之前微呈红色。 ④有的生有蜜腺,分泌( )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 2.选择下列适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空缺处。(只填序号)(3分) ⑴A.充沛 B.充分 ①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 ,生气蓬勃。 ②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 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 ⑵A.丧失 B.消失 雨林的 ,意味着人类将永久 一大批物种。 ⑶A.面临 B.濒临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 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②到底有多少其他动植物已灭绝或 灭绝?无人知晓,也根本无法知道。 3.把下面相关的项连接起来。(5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温庭筠 科普作家(英国)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爱因斯坦诺贝尔 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贾祖璋 诗人(唐朝) “蜂争粉蕊蝶分香” 杨振宁 物理学家(美籍德国人) 相对论 巴里•齐默尔曼 生物科普作家(中国) 4.改动下面句子画线部分,要求与前面加点句子的字数、形式一致,形成排比。(2分) 当前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消化,大量的水土流失了,环境也污染严重。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 5.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神奇瑰丽的,请分别写出含有下列颜色的一个诗句(任选4句作答)。(4分) ①红: ②绿: ③黄: ④白: ⑤蓝: ⑥紫: 6.读下面图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得到的启示。(3分) 人 → 从 → 众 ↓ 利用 ↓ 利用 ↓ 森 → 林 → 木 7.理解下面句子,用“→”作标志,画一个简单示意图,表示科学、工业、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3分) 科学带动了工业,工业则带动了经济,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8.展开想象,将“鲜花、微风、仙子”三个词语扩展为一个句子,词序不拘。(3分) 9.把你课外积累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标语、广告词或相关佳句写在下面,不少于4条。(4分) ① ② ③ ④ 10.加分题:自然,是人类依存的家园;环保,是子子孙孙后代的希望。我们不仅要关注自然中的“绿色”、“红色”,还要关注社会中的“灰色”、“黑色”。请就你所生活的地方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几条提议。(3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选),完成1——7题。(19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色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利、序是( )。(1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3.上文运用了 、 、 等说明方法。(3分) 4.根据上文内容,以“大丽花”为例,填写下表。(4分) 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大丽花 结论 5.这段文字在说明时,行文眉目清楚,先以 句式领起,紧接着用一句话 ,然后再 ,这种结构方式属于 式。(4分) 6.文中加“ ”的“只有”和“仅”分别起什么作用?(2分) 7.牡丹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被誉为“ ”,周敦颐《爱莲说》称它是“ ”。(3分) (二)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节选),完成1——5题。(18分) ①利用“刀耕火种”毁林兴建农场造成了双重后果。②首先,砍伐林木减少了光合作用,最终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时也会减少大气中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氧含量(光合作用对氧气循环极为重要,能确保大气中不缺乏氧气)。③其次,放火毁林产生更从的二氧化碳,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④这样,最后只能是带来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冰川融解,洪水泛滥。⑤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它会造成更多的动植物死亡。 地球在过去的5亿年岁月中,已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但这不是最严重的一次。最严重的那次大约发生在2.45亿年前的二叠纪,那时生命大规模灭绝,77%到96%的海洋动物物种消失,地面的生物也大量灭绝。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同以前所发生的灾难一样,生命将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舌头长20多厘米、可从特殊品种的兰花中摄取液汁的达尔文蛾,以及身体几乎透明和骨头为绿色的草蛙。 伟大的自然主义者、探索家查里斯•威廉•毕比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如果某种生命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呼吸,只有在出现新天体或地球重新恢复生机之后,才能再次见到这种个体。” 1.读第一段文字后作答。(7分) ①划分层次。(2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②“首先”、“其次”两个词语表明说明的顺序是 。(1分) ③括号里的文字起到 的作用。(1分) ④“这不是一般性的灾难”指的是(用文中3个短语回答): 、 、 。(3分) 2.画出能概括第二、三段说明内容的一个句子。(2分) 3.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2分)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①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其标志是恐龙灭绝。 ②如果将雨林完全毁掉,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 5.最后一段引文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三)阅读《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完成1——6题。(17分) 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而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哪个不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肯定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较有益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自己有亲身的体验。 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同学很历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以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好很多。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看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在讨论的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学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1.按下面的意思,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 。(1分)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画线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1分) 3.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有什么异同点?根据上文内容填写下表。(9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