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7周语文学科练习 6.雪 7.雷电颂 命题人:张艳伟 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磐石( ) 脂粉奁( ) 目光灼灼( ) 褪尽( ) 朔方( ) 凛冽( ) 粘结( ) 磬口( ) 睥睨( ) 忏悔( ) 驰骋( ) 罪孽( ) 伫立( ) 咆哮( ) 波澜( ) 污秽( ) 犀利( ) 眩目( ) 稽首( ) 虐待( ) 2.填空题。(3分) 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 (信息 消息 影子),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②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______(响 叫 闹)着。 ③晴天又来______(消释 消化 融化)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3.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根基。人在大地上生活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均是大地给予的。不管是严寒的冬季,还是a 的夏日,人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大地千姿百态的美丽,一幅幅风景秀丽的图画——寒冷严肃的冬雪图,b 的迎春图,随意洒脱的夏绿图, c 的秋收图—更是点缀着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d 。 ①在a、b、c处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②请从下列各句中选一句填入d处横线中,使文意连贯自然。(3分) A.岁月被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B.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岁月形成了。 C.使岁月变得多情多趣,有滋有味。 D.岁月成了多情多趣,有滋有味的了。 4.作者写怀念中的江南的雪,主要抓住了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 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一是写_______________ ,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5.在“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中,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来修饰雪花,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冰冷”“坚硬”写出了雪的特质,而“灿烂”是指雪能反射各色光芒。 B.“冰冷”“坚硬”是北方雪的特征,“灿烂”是作者对雪有赞赏之情。 C.“冰冷”“坚硬”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D.“冰冷”“坚硬”强调雪的不近人情,“灿烂”是用来形容雪孤芳自赏的精神的。 6.简答。 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4分) ②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4分)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用作结尾有什么作用? 7.请写出两句写“雪”的古诗。(2分) 二、课内阅读(63分) (一)(38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急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8.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美的?(4分) 9.第一段写雪野中的“山茶”“梅花”“小草”,侧重写____________,写“蜜蜂”,则侧重写____________。(2分) 10.从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4分) 11.第二、三段写孩子们的塑雪罗汉,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4分) 12.你怎样理解作者对雪罗汉的描写?它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品读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句中加点的“仿佛”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句中加点的“闹”能不能换成“叫”字?为什么? 14.朔方的雪“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4分) 15.朔方雪总的特点是什么?有关它的几段描写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16.两幅不同的雪景图,是怎样统一在文中的?着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二)(25分) (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鞋鞋搭搭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17.诗人呼唤风、雷、电的目的是什么?(3分) 18.“风”“雷”“电”都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象征着什么?(4分) 19.为什么说波澜“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3分) 20.“风”、“雷”、“电”象征着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1.诗人为什么要把这“宇宙”给“爆炸了”? (4分) 22.要“漂流”到的那个“小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4分) 23.对“火”与“光明”的渴望,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8周语文学科练习 8.短文两篇 9.海燕 10.组歌 命题人:张艳伟 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 (46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10分) 旸( )谷 姮( )娥 瞬( )间 胆怯( ) 怒吼( ) 蜿蜒( ) 飞翔( ) 璀璨( ) 火焰( ) 呻吟( ) 深渊( ) 镶嵌( ) 执拗( ) 津( )液 炽( )热 水涨( ) 长吁( )短叹 千山万壑 ( ) 盛气凌人 ( ) 2.解释下列词语。(4分) 璀璨: 镶嵌: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3.填空。(8分) ①《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 》, 写于1940年至1941年。 作者( ),原名( ),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 曲》,分别为《 》、《 》、《 》;爱情三部曲,分别为《 》、《 》、《 》。 ②《海燕》是____________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 》的结尾部分, 原题为“海燕之歌”。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着“____________”之意。高尔基,_______国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 》。自传体三部曲是《 》、 《 》、《 》。 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4分) (1)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5.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4分) A.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 ) B.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 C.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 ) D.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 ) 6.读课文,按内容填空。(5分) 诗中的海浪形象非常感人,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黎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傍晚她_____________,潮涨时她_____________________,潮退时她_____________,他们的爱_____________。 7.《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有什么含义?(3分) 8.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4分) 日: 月: 9. 名句积累。(4分) 春天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咏春的诗篇,请写出两组咏春的名句。 二、阅读理解 (54分) (一)(10分)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0.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飞蛾、夸父?(3分) 11.“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含义?(3分) 12.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4分) (二)(13分)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13.这两段描写的对象依次是 、 、 和 。(4分) 14.作者用 、 、 这些形容词和动词表现乌云的凶暴;用 、 、 、 这些动词表现雷和风的猖狂气焰;同时用 、 、 、 、 这些动词描述波浪的乐观精神和战斗雄姿。(5分) 15.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三)(17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①——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②——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③——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④——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者,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