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学博士学位。博导是该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孔丘。孔丘教学风格很严厉。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 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唯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记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 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时,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个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 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 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 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 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 延伸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循规蹈矩( )浏览( )署名( )沉疴( ) 2.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4.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5.文末“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这句话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 答案: 1.dǎo lǎn shǔ kē 2.循规蹈矩,唯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悲剧人物形象。 3.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 4.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陋事实。 5.辛辣地嘲讽了像孔丘这样的所谓权威、学术泰斗的虚伪、狡诈、不学无术、不知廉耻的令人憎恶的丑陋面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