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 2.流利地翻译全文,达到自动讲述故事的程度。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亦称《世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也是同类小说中的代表作。有许多作品,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来刻画人物肖像和精神面貌,意味隽永,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世说》三则故事,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塑造人物的独特语言风格。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刘义庆的有关知识以及《世说新语》这部小说的特色。 2.检查预习出示字、词、翻译,点拨重点词义。 3.要求学生根据书后注释翻译三则的故事。 附:译文: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李膺元礼颇负盛名,担任着司隶校尉,到他们上拜谒的,都必须具有清望的名士和他本人的亲戚才能够通问拜见。孔融到了李膺府第门前,对宋门的僚属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僚属通报李膺,引他在李膺面前坐下。李膺问他说:“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呀?”孔融答道:“当年我的祖先孔仲尼与大人的祖先老子有师徒之好,因此我与大人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友好关系。”李膺和他的宾僚们没有一人不为他的聪敏感到惊奇。太中大夫陈韪随后入堂,宾僚们把孔融的话讲给他听,陈韪说道:“小时候十分聪明的孩子,长大后未必聪明。”孔融应声说:“想必您小的时候也一定十分聪明。”陈韪被说得一时无言以对。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陈实)和朋友约定正中午时见面,一同外出。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仍然不来,陈太丘便径自走了。他走后朋友才来。他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却扔下朋友自己走了。”元方便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中午见面,到了时间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向陈元方引咎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再理他。 魏武将见匈奴使 魏武帝曹操准备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以为形貌丑陋,不足以雄震远国,便让崔琰代替自己,他却握刀站立在崔季珪的床头。接见结束后派间谍询问匈奴的使臣说:“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回答说:“魏王声望很高,非同凡响,可是站在床头那个握刀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曹操听到这话,派人追赶杀掉了这位使臣。 4.教师再就每一则中重点的难以翻译的语句再重点检查落实到位。 (四)总结、扩展 教师点评翻译的优劣,概括指导古文译法:变单为双,联想推敲补充省略,调整词序,忠实原意。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附参考答案:1.奕世:累世 世世代代 2.引:拉3.顾:理睬 4.乃:才是 思考 1.三则故事分别表现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用一句话概括) 2.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体会三则故事的语言特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 2.体会语言特色。 (二)整体感知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全书语言精练,往往通过寥寥数语就能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生动地勾画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鲁迅称它“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谬惑,一资一笑”。 (三)教学过程 1.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孔融:聪明机智 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