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用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个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银河:由无数密集的小星组成,它们在天空绕成一周。天文学家把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银河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10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很多星系 扁平的漩涡状的星云是银河系外的星系,简称河外星系。 六、谈感受:了解了这些与牵牛星、织女星及其相关的天文知识后,你对宇宙有什么认识呢?5分钟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意见,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各抒己见,不求统一。 七、布置作业。1分钟 1.抄写课前的生字词各一行(A)解释每个词(B) 2.完成课后练习一(C) 说课精要 这是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并包含了作者的人生哲理思考,是一篇融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科普佳作。在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介绍的天文学的有关知识,切实进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如杜牧的《秋夕)}诗、关于织女星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文化内涵等。这些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本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阅读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掌握文中所介绍的天文知识。第二课时分析有关的写作方法,讨论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思考。 两课时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搞好引导、点拨工作。 教学后记: 12卧看牵牛织女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语言的特点及生动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目标1 2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是就同学中某一现象发表看法,后抽一人评.3分钟 一、复习所学的内容:3分钟 1.听写词语;2.提问课文内容的概括。(同时进行) 二、用讨论式学习本文内容,围绕以下几个讨论题展开。2分钟 讨论题: 1.文章介绍的是天文知识,开头却从杜牧的《秋夕》诗和中西方有关传说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这是一篇以介绍天文知识为主的科普文章,文中还写到了与此有关的一些文学内容,这样写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使人产生本末倒置之嫌?为什么? 3.在介绍天文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却包含了作者一定的人生哲理思考。“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三、逐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看法。 (-)研读第1至3自然段,讨论第1题。10分钟 提示:1.杜牧的《秋夕》是什么意思?表达怎样的感情?(参看第4自然段内容) 2.中西方有关织女星的传说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以下两个问题比较难,教师先几个学生说一说,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至于正确与否可不予在意,主要由教师讲解。 明确:杜牧的《秋夕》原本是描摹宫女的心境,表达宫女孤寂、凄凉的心情。而本文作者引用这首诗开头主要是引出牵牛织女星,照应文题,同时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西洋人……天琴座。中国…七月七日相会。两者都给文章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这两个神奇美丽的传说,给人以许多美妙的想象,耐人寻昧。// 文章这样开头符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使看似高深的天体知识显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引起阅读兴趣,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恰值悦性,了解科学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