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岁 回国 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 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刚),回国 在浙江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 和生理学教员 第二年(1911) 到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 绍兴光复后(1912) 做绍兴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 到北京教育部当做部员、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一九二六年 做厦门大学教授 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二七年四月 辞去中山大学教授 一九二七年九月 出广东,定居在上海 一九一八年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 五、布置作业 1。将今天所学的词语抄在词浯积累本上。 2。到图书馆查找一些关于鲁迅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在—八八一至一九三O年的生活、思想状况和经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堂课所学内容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复述一八八一到一九三○年间鲁迅的经历。 二、引导、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所查到的资料充实课文中一些语焉不详的地方 1.鲁迅的家世是怎样的? 参考: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的鲁迅作品:《故乡》、《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 参考: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鲁迅的童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 3.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参考: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化,使鲁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4.鲁迅为什么考入水师学堂后很快又改进矿路学堂呢? 参考:俗话说:“便宜无好货”,鲁迅因为没钱求学,无奈选择了为当时所不取的水师学堂,虽然不要学费,但教员水平极差,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直到鲁迅离开二十年后,江南水师学堂还有教员公然在课堂上断言:“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 5.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参考: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