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初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4《伤仲永》(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四、理解文章内容及思想。
    1、教师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段意。(目标3)
    学生小组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1、 投影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1):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2)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3)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4)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3、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并进行思想教育。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我们学生应该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
    五、布置作业
    A、课后练习一、二、三。
    B、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文,
    C、写一篇读后感。
    六说课精要:通过设计对比阅读,学生能对文章 的思想内涵更加了解。
    七、教学后记:
    练习课
    一、课前三分钟 (课外阅读读后感)3
    二、练习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说课精要: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掌握。
    四、教学后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