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之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教学设想 1.安排三课时。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文的第2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揣摩而理解、掌握。 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融汇在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中的,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3.关于长妈妈讲的故事、私塾先生读的文章,并非重点内容,点到即可。 4.本文是学生讲入中学所接触的鲁迅先生的第一篇作品。文章篇幅又较长,词汇丰富,需用一课时来简介作者和作品,正字音,释词义。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注字音、释词义,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过程 1.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 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 确凿zuò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líng 斑蝥máo 缠络chán,相互缠绕在一起 攒cuán 珊瑚shān 蟋蟀shuài 豁huō, 此处状声 敛liǎn 脑髓su ǐ 陌mò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