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主旨领会写法等要领,注重对学生语文兴趣的调动,运用品读、质疑、探究、联想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 2.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 3.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4.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文章的巧妙构思;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方法:启发、点拨、自主探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1.标清文段序号(19段)。 2.查阅工具书,识记疑难字词。(提示:嘘帙屑祈) 3.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提示:全文是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为线索展开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粗略复述课文,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 1.回顾课文情节,眼前展现课文中描绘的情景。 2.自由大声复述,不足之处,翻开书补充。 3.按书中提供的材料顺序,概括伽利略的事迹,走近伽利略。 (1)发现摆的规律 (2)孩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 (3)发现自由落体的定律 三、品读美点,交流心得 1.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2.小组相互交流,畅谈自己为什么喜欢?(提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大胆发言,提出看法) 四、评读“课外资料一一伽利略、亚里士多德” 创设问题,组织交流思考: 1.亚里士多德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建树? 2.人们当时为什么迷信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3.伽利略对亚里土多德的怀疑,说明了什么?(提示:只要提出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就应给予肯定表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