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媒体出示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用含义深刻的对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探究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四、第二板块教学:拓展延伸,比较今昔 媒体出示学习目标2: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齐读) (一)、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过年习俗已消失或被发扬光大了? 现在过年又出现了哪些新的方式?(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二)、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1、课文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答:留恋、怀念)要求找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的感受。 2、快速阅读、跳读《饺子过年》、大学生谈过年等拓展性资料,找出作者对过年感受的句子,使学生自主加入探讨。(学生交流,媒体显示) 3、教师充当主持人,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小结,强调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启发学生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并自然转入第三板块的教学。 五、第三板块教学:激发创新,畅想未来 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畅想未来的年会怎么过。(媒体显示节日图片) 小组讨论,组长代表小组作班级交流。 六、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春节哪些方面的知识?你对春节感兴趣了吗?你还想知道有关春节的哪些知识呢? 七、激发问题意识,形成探究课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说说对过年的哪些问题产生了兴趣,还形成了哪些新的问题?(学生大致想知道的有:过年的由来,春节的传说,其它的春节习俗,本地的春节习俗,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过年的饮食文化……) 并进而指出产生问题即形成了课题,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揭开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并将此作为一个中长期作业。 探究方法指导:媒体显示有关图书资料和网址(超级链接,打开网页,让学生浏览);询问身边的人。 八、结束教学。(媒体播放新年钟声,投影出示: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学生即兴发言,教师赠言:愿同学们每一天都象过年一样精彩、快乐!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