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六单元综合闯关卷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提xié()惟吾德xīn()鸿rú()案dú()
    隐yì()yū()泥xùxù()不止跳liáng()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________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
    ⑶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________
    ⑷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尽:去:
    ⑸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气:
    ⑹半卷红旗临易水临:
    3.下列所给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大:既而儿醒,大啼虎大骇
    B.少:宾客意少舒少顷
    C.名:不能名其一处有仙则名
    D.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6分)
    ⑴满坐宾客无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妙绝。
    ⑵_______,_______。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⑶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
    ⑷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⑹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⑺夕阳西下,_________。
    ⑻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5.用成语概括下列句子的意思。(1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踢之。()
    6.对下列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爱莲说》中的“说”和《陋室铭》中的“铭”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虞初新志》是清代林嗣环编选的笔记小说。
    C.韩愈和柳宗元并称“韩柳”,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文学家。
    D.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剧家,散曲成就最高,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7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①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②,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③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为词调,在这指以《水调》为词调的歌曲。②流逝的光阴。③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
    7.“送春春去几时回”,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后一个“春”指。(2分)
    8.词人说“午醉醒来愁未醒”,词人为何而“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片直接抒情,下片即景生情,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向为前人称道,请你说说其中哪两个字最见诗人的描写功夫?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有仙则名()惟吾德馨()
    斯是陋室()无丝竹之乱耳()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南阳诸葛庐”中的“诸葛”是指,“西蜀子云亭”中“子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