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训练(B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每小题4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菜qí( )蝉tuì( )叮zhǔ( )shùn息( ) 书shú( )轻jié( )花pǔ( )shàn笑( ) 答案:畦 蜕 嘱 瞬 塾 捷 圃 讪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拍雪人和塑罗汉需要人们鉴赏: (2)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答案:(1)鉴定和欣赏。(2)少有人来。(3)形容人声喧闹。(4)告别的歌。 3.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既是对一位心爱的小姑娘的劝慰,同时也是勉励自己来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困难和挫折。( ) (2)《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是写诗人自己的生活道路。( ) (3)《丑小鸭》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 (4)《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却写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 答案:√ × √ √ 4.名句积累。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独坐幽篁里,。(《竹里馆》) 从学过的古诗中,请选择最能给你启迪的两句诗写在下面: ,。 答案:峨嵋山月半轮秋 弹琴复长啸 略(提示: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等都可以。)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9题。(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5.以上二段选自课文 ,作者 。(2分) 答案:《伤仲永》 王安石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世隶耕( ) (2)宾客其父( ) (3)日扳仲永( ) (4)泯然众人( ) 答案:(1)属于 (2)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3)通“攀”,牵引 (4)完全 7.“未尝识书具”其中“书具”指书写工具,即 、、 、 、 文房四宝。(2分) 答案:笔 墨 纸 砚 8.方仲永小时候是位“奇才”,长大后却变成一位平庸无奇的人,其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他父亲每天带他去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好好学习。 9.一个五岁的孩子,连书写工具都没见过,就能“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世上有这样的“奇才”吗?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何在?(3分) 答案:不一定有这样的奇才,作者借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努力学习,也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A 下深刻的印象,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B ,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浩浩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C 。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里。这种感情感染了整个教室,一堂课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感动了。这几句诗D 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0.将下边四个词语分别填入空白处。(2分) 感慨万端镌刻雕镂悲歌慷慨 答案:A答案:镌刻 B答案:悲歌慷慨 C答案:感慨万端 D答案:雕镂 11.将这段话分为两层,用“‖”表示,并概括层意。(2分) 答案: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 第一层:具体写国文老师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层:重现国文老师的形象。 12.教古文的国文老师朗诵辛弃疾词时,教白话文的国文老师朗诵田汉诗时,都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用波浪线标示出来。(2分) 答案:略 13.本段写的两位国文老师都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影响包含什么内容?请你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答案:爱国、爱文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