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全册练习题(附答案)5 二、课堂回顾 1、陶器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形成而逐渐发明的。一方面收获的粮食多了,需要储存,另一方面植物的种子也需要保存至来年。定居生活使人们要有生活炊具。 2、红彩可能是用赭石、赤铁粉矿作颜料;黑色可能是在赭石中加入含锰的其它原料混合而成,或者用一种既含锰又含铁的矿物作颜料; 三、课堂延伸 (略) [ 单元综合测试(B)]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选一选 1、C 2、D 3、D 4、D 5、B 6、B 7、C 8、C 9、C 10、B 11、C 12、C 13、D 14、A 15、D 16、D 17、D 18、A 19、D 20、C 二、材料分析 1.氏族社会时期;半坡聚落居民,河姆渡聚落居民;意义: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2. ( 1)材料一反映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的状况。材料二描述了阶级社会产生后“天下为家”和王位世袭的社会现象。 (2)禅让制。 (3)世袭制。 (4)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问答题 1.提示: (1)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灵活地变换思维角度,不能抱着老一套的做法死死不变。 (2)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平时学习要注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 (3)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种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要确定了目标,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应一往无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4)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护,最终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人类与环境应和谐地相处,做到可持续发展。那么,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应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 5)(只要说出其中一种意思就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的、有意义的说法也可酌情得分。) 2.研究方法:观察法、资料收集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成果要有资料、有结论。 [探究训练(C)] 1.提示: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联系一起,他们的工具使用火,或装饰自己联系。 2.答:先从地表向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内外抹上草泥,最后架设屋顶,屋内平整,中间灶坑,睡觉地方高于地面。过着定居生活。 3.(略)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课堂训练 1、B 2、C 3、B 4、C 5、C 6、D 7、B 8、D 9、A 10、A 二、课堂回顾 1.尧舜禹时期;夏朝时期;提示:天下为公,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2.[答案要点]禹的儿子启用武力继承了父亲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标志。从此以后,世袭制在我国历史上沿袭了将近四千年 三、课堂延伸 提示;愿意,因为自己有了封地,对封国有统治权力和权力等级,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如果我的封地经济文化实力增强,人们安居乐业,我的政治地位必然要获得提高,所以我不听从,但可以“尊王攘夷”,开展对外活动,提高自己的大国地位。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课堂训练 1、C 2、C 3、D 4、B 5、C 6、A 7、A 8、D 9、B 10、B 二、课堂回顾 1.周王室施行分封制,打破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自然存在的状态,授土授民,用新的统治者取代了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领,加强了周王室对占领区的控制。但是,实施分封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王室,大夫采邑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诸侯。诸侯强,就不可能听命于王室;大夫强就不可能听命于诸侯。这就造成了政治分裂、战乱频仍的局面。 现在我们实行中央领导下的行政区划制度,中央统一领导,稳固统治。 2.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人殉"和"人祭"。②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赤身裸体地在烈日下从事农业劳动。夜里,奴隶主用木枷把奴隶的双手锁起来。每次祭祀祖先,奴隶主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三、课堂延伸 1.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孔子儒家的这套“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其一定的意义。 2.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度。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课堂训练 1、C 2、A 3、B 4、B 5、C 6、B 7、D 8、A 9、C 10、D 二、课堂回顾 1.①春秋。②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③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首先称霸。 2.问鼎中原 ; 合纵连横 ;远交近攻 ;朝秦暮楚 ;纵横捭阖 3.(略) 三、课堂延伸 1.钻木取火;千藕其耘;问鼎中原;朝秦暮楚 2.提示:选用好的人才辅佐;开垦土地,提高生产效率;利用本地自然优势发展经济;开展外交活动;强化自己的军队。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课堂训练 1、B 2、A 3、C 4、D 5、D 6、A 7、B 8、B 9、A 10、D 二、课堂回顾 1.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是:①由于各国的变法改革,新的封建制度代替了腐朽的奴隶制,农民地位有所提高,劳动积极性大大增强,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②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③农业生产技术上的进步,如农民重视使用肥料,注意选种、因地制宜和适时耕种。④各国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普遍兴修了水利工程,使农田灌溉有保障,如秦国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造福人类两千多年。 2.参考: 变法主要目的:变法强国。治理国家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用不着去学习古代。从前商汤周武王没有按照古法办事,却都打下天下。夏桀和商纣没有改革旧法,却亡掉国家。“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三、课堂延伸。 1.(略) 2.商鞅变法的意义: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对商鞅恨之入骨,惨遭车裂。说明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为现实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课堂训练 1、C 2、B 3、D 4、A 5、C 二、课堂回顾 司母戊鼎,商 三、课堂延伸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象形文字,反映商朝时期卜辞文化的流行,反映商王的活动人民的活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一、课堂训练 1、C 2、B 3、A 4、B 5、D 6、B 7、A 8、B 9、C 10、C 二、课堂回顾 1.提示:做学问要老老实实。 2.仁的学说,爱人,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言论收在《孟子》中; 著《庄子》;兼爱、非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课堂延伸 (略)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课堂训练 1、都江堰;母戊大方鼎 2、 李冰 3、编钟 4、C 5、(略) 二、课堂回顾 1.①这个水利工程的名称是都江堰。 ②它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 ③江中修建“分水鱼嘴”,使江水从两边分流。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洪。“飞沙堰”是都江堰泄洪排沙设施,夏季雨水大时,内江的水可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障内江灌溉渠免受水灾。内江的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 ④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灌溉土地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都江堰会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课堂延伸 1、意译:水旱情况依据人的意志为转移,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当地人生活有保障,无饥饿、灾荒等现象,所以当时的人称此处为“天府之国”。 2、四川 3、因为当地农业生产有保障,人们生活比较富裕,就象天上的神仙们居住的天堂一样。 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 一、课堂训练 (略) 二、课堂回顾 1、调查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前要确定目的、制定计划、规定范围、选择对象。调查探究中,要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探究对象的资料,进而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 问卷法、访谈法、列表法、上网查找资料等。 2、文字形式、图表、数据、符号、音像资料、电脑课件等。 三、课堂延伸 (略) [ 单元综合测试(B)]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 1、B 2、C 3、D 4、B 5、C 6、C 7、C 8、A 9、D 10、D 11、B 12、C 13、C 14、D 15、D 16、C 17、B 18、C 19、C 20、B 二、材料分析: 1. (1)人工取火:使用天然火。(2)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3)黑陶:彩陶。(4)干栏式:河姆度聚落才是干栏式的。(5)千耦其耘:个体农耕。(6)夏朝:商朝 2.戈;戌;刀;弓;甲 双手拷起来;关进监狱;活埋;割鼻 三、问答题: 1.要点: (1)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道家即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而治”。(3分) (2)想要好的校风,应该采用外法内儒的思想。纪律是良好校风的保障。(4分) (3)学生可建议分别用品德教育、纪律约束、自我觉悟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3分) 2、提示:①“以德教化人民”“以德治国”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④ “以法治国” ⑤ “仁”“礼” 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⑦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⑧“无为而无不为” [探究训练(C)] 1、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刑罚,礼仪;被统治阶级。 2、表格内容: (上)石斧、石铲、石刀、石磨盘、石磨棒、骨耜等;原料丰富,制作简单,但易断,不耐用。 (下)锸、锄、耙、镢等;刀刃锋利,坚固耐用。 ①集体合作,共同劳动;②千耦其耘;牛耕;不需要,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③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积极性;;④分地租地;劳动者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⑤“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生产;个体小农;农民;地主 3、两千多年来,随着时光流逝,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古老灌渠早已变为沙漠,古罗马帝国人工渠道也早已荒废,唯有都江堰至今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灌溉农田达上千万亩。奥秘何在?除了合理的位置,科学巧妙的设计和牢固的修建还与长期的维修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