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北师大初一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全册练习题(附答案)1(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请阅读下列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成果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请回答:
    1、上述资料所讲的两个时代有什么不同?
    2、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3、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4、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是进步的?你喜欢哪一种?
    三、问答题(20分)
    1.以史为镜(10分)
    “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2.探究园地(10分)
    课题:观察人面鱼纹彩陶盆。想一想彩陶盆上为什么要刻上这些神秘的图案,这些图案象征着什么?
    (1)写出你选用的研究方法。
    (2)将你的研究结果整理成文字。
    [探究训练(C)]
    一、时光隧道:
    1. 如果你有一个时光机,可以回到过去,你会探访哪个时期的上古人类?为什么?
    2. 如果要你带一件东西送给他们,你会带什么?
    3.如果要你带一件东西回来,你会带什么?
    二、说图解话:
    根据图片所提示请你写出半坡“半地穴式”制作过程,并说明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三、情境再现
    走进山顶洞(以第一人称描述山顶洞人的生活或劳动情境)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的建立、盘庚迁都、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迭顺序。
    3、能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出其相似之处。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 )
    A 公元21世纪 B 公元16世纪 C 公元前21世纪 D 公元前16世纪
    3、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将商朝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
    A 商汤 B 武丁 C 盘庚 D 商纣
    5、在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6、奠定西周建立的重要战争是:( )
    A 阪泉之战 B 打败有扈氏 C 逐鹿之战 D 牧野之战
    7、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 )
    A 东周 B 西周 C 商朝 D 夏朝
    8、东周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771年 B 公元前771年 C 公元前772年 D 公元前770年
    9、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
    B 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行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
    C 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D 西周的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
    10、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 )
    A 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
    B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C 商朝末年国王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
    D 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
    1、材料一讲的是哪一个时期?材料二讲的是哪一个时期?
    2、这两个时期有什么不同?
    2、问答题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王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提示:解答时还要掌握两个概念的实质:禅让制——民主制度;世袭制——专制制度)
    三、课堂延伸
    假如你是诸侯王,你愿意听从周王的号令么?如果不听从,是什么样的环境影响你的抉择?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西周分封制实行的原因、主要内容、作用。
    2、了解夏、商、西周的统治阶级是通过军队、刑法等暴力镇压与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来统治人民的。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
    ①交纳贡赋 ②交纳租赋 ③派兵作战 ④服从命令
    ⑤治理诸侯国 ⑥朝觐与服役 ⑦保卫周王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④⑤⑥⑦①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④⑤⑥⑦
    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 )
    A 亲戚 B 功臣 C 前代贵族后裔 D 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4、下列属于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的是:( )
    A 民 B 士 C 众 D 庶人
    5、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的是:( )
    A 诸侯 B 士 C 平民 D 奴隶
    6、下列对奴隶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
    B 他们毫无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
    C 贵族强迫他们去做苦役,等他们有了钱就可以给自己赎身,摆脱可怕的生活
    D 奴隶的身份不会世袭
    7、“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人祭 B 人殉 C 牛祭 D 牛殉
    8、有特权在触犯刑法后交纳一定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 )
    A 农夫 B 工匠 C 奴隶 D 卿大夫
    9、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①分封制 ②军队 ③刑法 ④礼仪教化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
    A 祭祀天地 B 祭祀祖先 C 祭祀社稷 D 祭祀神灵
    二、课堂回顾
    1.材料分析: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是后代疏远了,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就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
    读了这两段材料后,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2.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二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实?
    ②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奴隶怎样的生活处境?
    三、课堂延伸
    1、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清明节我们都要去扫墓,表达我们对先人的追思。现在请你去采访周围的长辈,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礼仪规范,将你所了解的礼仪规范和同学进行交流,议一议这些礼仪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