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北师大初一年级历史上册课堂全册练习题(附答案)2(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17.在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
    A.这是一种进步 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 C.这是一种退步 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18.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 )
    A、尧 B、舜 C、禹 D、启
    19.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 ( )
    A. 人殉 B.人祭 C.人牲 D.殉葬
    20.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 ( )
    A. 人殉 B.人牲 C.斩首  D. 祭祀
    21.下列关于夏朝社会经济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使用青铜酒器和兵器 B. 用粮食酿造酒C.有雕饰美观的玉器 D.用铁制造农具
    2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3.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其地理位置处在战国时期的( )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24.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是 ( )
    ①食物太少;②工具简陋;③生活环境险恶;④由母系血统维系的群体不易分开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
    ①采取磨制和钻孔的技术制造石器;②使用弓箭;③懂得人工取火;④按血缘关系组成固定的集体;⑤开始用简单的语言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二、辨析题:(12分)
    26.〖A:孔子教育风范填写〗:(6分)
    孔子认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对象:
    孔子很了解自己学生,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针对性地对他们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克服不足。
    ——教学方法: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态度:
    孔子认为学习应该反复学,加深认识。
    ——学习方法:
    〖B:孔子讲学历史短剧编写〗: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弟子:(拱手问道)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点头,微笑)提的好啊!“仁”就是 。
    “礼”就是 。
    弟子:弟子不明白,怎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爱人。正所谓“己所不欲, ”。才乃仁也。
    弟子: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加强个人修养,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
    三、材料解析题(12分)
    27.阅读材料: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材料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答:(1)以上三段材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说的?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4分)
    (2)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他对学生是怎样要求和教育的?(6分)
    (3)他是我国古代哪一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计28分)
    28.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9.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3)商鞅的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了解了秦统一的背景,能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
    2.掌握了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
    3.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4.认识了陈胜、吴广起义打击秦朝的残暴统治。
    5.知道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课堂同步练习(A)]
    一、课堂训练
    1.李白曾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的是( )
    A.长平之战 B. 楚汉之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秦统一全国
    2.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 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3. 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开始于( )
    A. 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 公元220年 D.公元221年
    4. 秦国先后兼并的国家是:( )
    A.赵—魏—韩—楚—燕—齐 B. 楚—燕—齐—赵—魏—韩
    C.韩—赵—魏—楚—燕—齐 D. 赵—韩—魏—燕—楚—齐
    5.公元前209年夏,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 )
    A.陈胜 B 吴广 C 刘邦 D 项羽
    6.能反映上题中农民起义的壮举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 背水一战 C 纸上谈兵 D 揭竿而起
    7.下列有关秦朝疆域广阔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到东海 ②西到陕西西部 ③北至长城一带 ④南到南海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下面列举的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王朝的成与败?( )
    ①垓(gai)下之战 ②河套争夺 ③巨鹿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④①
    9.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 楚汉战争 C 长平之战 D 垓下之战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刘邦打败项羽的条件是( )
    A.约法三章,赢得民心 B 善于用人 C 军事力量强大 D 拥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