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我们知道: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轴上表示3和圆周率π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π﹣3 ; (2)若数轴上表示x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试求有理数x值. 考点: 数轴. 分析: 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大数减小数,可得答案. 解答: 解:(1)数轴上表示3和圆周率π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π﹣3, 故答案为:π﹣3; (2)数轴上表示x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 |x+4|=3, x+4=3或x+4=﹣3, 解得x=﹣1或x=﹣7. 点评: 本题考查数轴,利用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7.某超市用6800元购进A、B两种计算器共120只,这两种计算器的进价、标价如表. 价格\类型 A型 B型 进价(元/只) 30 70 标价(元/只) 50 100 (1)这两种计算器各购进多少只? (2)若A型计算器按标价的9折出售,B型计算器按标价的8折出售,那么这批计算器全部售出后,超市共获利多少元?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 (1)设A种计算器购进x台,则购进B种计算机(120﹣x)台,根据总进价为6800元,列方程求解; (2)用总售价﹣总进价即可求出获利. 解答: 解:(1)设A种计算器购进x台,则购进B种计算机(120﹣x)台, 由题意得:30x+70(120﹣x)=6800, 解得:x=40, 则120﹣x=80, 答:购进甲种计算器40只,购进乙种计算器80只; (2)总获利为:(50×90%)×40+(100×80%)×80﹣6800=1400, 答:这批计算器全部售出后,超市共获利1400元.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28.已知:线段AB=40cm. (1)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3厘米/秒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5厘米/秒运动,问经过几秒后P、Q相遇? (2)几秒钟后,P、Q相距16cm? (3)如图2,AO=PO=8厘米,∠POB=40°,点P绕着点O以20度/秒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自B点向A点运动,假若点P、Q两点能相遇,求点Q运动的速度.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 题: 几何动点问题. 分析: (1)根据相遇时,点P和点Q的运动的路程和等于AB的长列方程即可求解; (2)设经过xs,P、Q两点相距10cm,分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3)由于点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而点P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分两种情况,所以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分别求解. 解答: 解:(1)设经过ts后,点P、Q相遇. 依题意,有3t+5t=40, 解得t=5. 答:经过5秒钟后P、Q相遇; (2)设经过xs,P、Q两点相距16cm,由题意得 3x+5x+16=40或3x+5x﹣16=40, 解得:x=3或x=7. 答:经过3秒钟或7秒钟后,P、Q相距16cm; (3)点 P,Q只能在直线AB上相遇, 则点P旋转到直线AB上的时间为40÷20=2s或(40+80)÷20=11s. 设点Q的速度为ycm/s,则有2y=40﹣16,解得y=12或11y=40,解得y= . 答:点Q运动的速度为12cm/s或 cm/s.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