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梭,春节将至,中考网特为正在努力复习的考生们整理了《中学生物理小常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跳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921年5月9日,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据调查在半径70公里范围内,人们听到爆炸声,半径70公里至16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但从半径160公里以外一直到半径300公里的远方,人们又能听到爆炸声,为什么声音会绕过中间这段区域呢? 研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爱挑温度低、密度大的道路走,当遇到温度高、密度小的空气,声音便会向上拐弯到温度低的空气中去,如果某一区域,地面附近的气温变化比较复杂这儿温度高,那儿的温度低,声音经过这一区域的时候,一会儿拐到高空,一会儿又往下拐,这样上上下下就形成了声音传播过程的“跳跃”,这就是爆炸声会绕过中间这段区域的原因。 很多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楼顶耸立这一座塔钟,住在远郊的居民听到的钟声有时清晰,有时模糊,有时正点,有时“迟到”。这不是塔钟的失误,这是声音的“跳跃”──—爱走气温低,密度大的道路引起的,天长日久,远郊的居民得出一条经验:平日听不见或听不清钟声,一旦突然听得很清楚,就预示着天要下雨了,或正在下雨呢!这是因为这时空气温度大,湿空气比干空气的密度大,容易传播声音的缘故。 从前有一位住在古寺附近的老人,他虽然不识字,却有识别天气变化的本领,后来老人快要死了,乡亲们要求他把“预测风雨”的秘诀留下,以便今后安排农事。老人只说了一句话“远寺钟声清,不用问天公”。当时人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逐渐明白这位老人懂得天气的变化的原因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