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在──甲午战败谁之过? 山东 陈 静 “老师,我专程过来看你的。今天近代史讲了甲午中日战争,历史的真相让人感慨,深思。我的老师对李鸿章评价很高。鸿章不简单啊。快考试了,得好好准备。以后再见了,老师!”在QQ留言上,功业如是对我说。 功业是我教过的一名学生,今年读大二了。虽然我们只有一年的师生缘,然而毕业班那一年的相处让我们结下了一生的情愫。看着他给我的留言,我又一次开始了对李鸿章的审视。 在义务教育阶段,和李鸿章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无外乎洋务运动、甲午战败、以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仅此几件大事便将李鸿章的一生定格。这里我们暂且放下洋务运动是否失败、李鸿章是在如何一种状态下签订的《马关条约》、一位78岁的老者又是如何耗尽最后余力与11国周旋的,单只对甲午战败做一简要探讨。毕竟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命运分道扬镳的一个点。此战之后,洋务运动后的中国陷入任人宰割境地,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却成为亚洲政治改革成功的典例。 既然讨论甲午战争,就不得不说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在李鸿章等人的领导下,办交涉、修铁路、建工厂、组海军等等,将洋务运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中国也徐徐拉开了近代化大门。然而这一时期建立的貌似强大的北洋海军,为何却没有国人期盼的表现,而是一溃千里呢?仅仅是因为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吗? 把一件事情的责任推到某人身上非常简单,指责一个替罪羊也固然能够减轻“千夫”的心理压力,但是这对解决问题是于事无补的。在世界各国进取之心都异常强烈的19世纪,清王朝要想立于滚滚近代化浪潮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当时的权力结构而言,作为权力中枢掌控者的慈禧太后,她的经历和学识决定了她视野范畴的狭小。而李鸿章虽然是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却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首脑。这就决定了李鸿章的洋务观念和意识虽然超前,但是在洋务运动中却无法放开手脚,因为他面对的反对力量实在太强大了。至于晚清时期的军队建设,这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后,由于担心清廷的猜忌,曾国藩曾刻意肢解了湘军,而李鸿章的淮军虽然得以保留,但其中三味唯有他知。再者,清政府也并没有把北洋军队当成国防军来看待,他们对北洋舰队的要求仅仅局限于看家护院,因为满清贵族对汉人官僚掌握军队异常恐惧。而这也是李鸿章屡次请求拨款购买新式军械和添购军舰而被驳回的主要原因。那么,从严格意义上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手下的军队只能算是地方保安部队而不是专业的国防军。 可是,如果我们不把甲午战败的原因归咎于李氏软弱妥协投降卖国身上,那这场战争的责任到底要谁来负呢?李鸿章在战败后曾经说过几句话,我想还是值得大家深思与玩味的:“十年以来,文娱武嬉,酝成此变。平日讲求武备,辄以铺张靡费为疑,至以购械购舰悬为厉禁。一旦有事,明知兵力不敌而淆于群哄,轻于一掷,遂至一发不可复收。” “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在此起彼伏的声讨中,李鸿章悄然拉下了人生的帷幕……成者王也罢,败者寇也罢。毁誉参半的史论对于死者早已是身后云烟,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些后世评说,又与他何干呢? 作者简介:陈静,山东高唐实验中学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唐课改先进个人;省优质课获奖者;有课例、论文、课件等多次获奖;参编《金四导》系列、《快乐书坊》系列、《初中历史教材全析》等;参研市级课题、省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