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方法 > 经验技巧 >

古文中的这35个字你认识吗?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唐李商隐《筹笔驿》)
    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胜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
    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唐杨炎《赠元载歌妓》)
    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唐赵嘏《听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宋苏轼《梨》)
    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shèng”的读音。
    4、凭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唐杜牧《初冬夜饮》)
    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唐唐彦谦《春早落英》)
    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这里的“契”字念“qiè”,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阿
    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唐李商隐《茂陵》)
    这里的的“阿”字念“wù”,不能念成“ā”或“ē”。
    7、并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旅次朔方》一说贾岛作)
    这里的“并”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
    8、跳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唐杜牧《寄浙东韩八评事》)
    这里的“跳”字念“tiáo”,不能念成“tiào”。
    9、潦
    蝉声不断草堂静,潦水已归村路通。(南宋陆游《龟堂》)
    这里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后积水”的意思。不能念成“liáo”。
    10、从
    香云双飐玉蝉轻,侍从君王苑里行。(唐和凝《宫词百首》)
    这里的“从”字念“zhòng”,不能念成“cóng”。
    11、泥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唐韩偓《有忆》)
    失却少年无觅处,泥他湖水欲何为。(唐白居易《湖中自照》)
    这里的“泥”字念“nì”,不能念成“ní”。
    12、思
    身坐众香国,蒲团诗思新。(唐殷尧藩《过友人幽居》)
    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唐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这里的“思”字念“sì”,不能念成“sī”或“si”。
    13、要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唐高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唐刘禹锡《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这里的“要”字念“yāo”,不能念成“yào”。
    14、醒
    表示醒了酒、清醒的意思念平声。如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俱浊我独清”,醒清同为平声,故可叶韵。张羽诗:晓风残月酒醒迟。这个地方的醒字只能念平声,否则就出律了。
    15、播
    播念去声,而不像今天念平声。如陈政诗:“清风久播驰”,播字位是仄声才合律。
    16、数
    表示动词的数,音“首”,上声,如清方坦庵《思归》“老妻书至劝归家,为数乡园乐事赊”。
    表示屡次之意,音硕,入声。如《唐书·韩愈传》:“既高才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
    17、那
    一音挪,阳平声,如刹那:梅兰芳《霸王别姬》唱词:“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那”音挪,故与“我”字同辙,古人均念刹挪,因是梵语音译,今天注音刹那,是错误的。又如那堪:柳永“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音耐,通奈,如纳兰词:“无那尘缘容易绝”。
    18、治
    动词治作平声,音持,如治国平天下。又如李商隐《韩碑》:“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19、浪
    连绵叠字浪浪,读阳平声。如苏轼《咏史诗》: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本人诗:宜携好枕涕浪浪。又在淋浪一词中也读阳平。沧浪亦读平声。故《沧浪诗话》不能读成沧làng诗话。
    20、漫
    连绵叠字漫漫,读阳平声。如“故园东望路漫漫”。
    21、吹
    名词作去声。如玉吹、凉吹、歌吹。如“歌吹是扬州”。如念平声,便不合律。
    22、当
    当作、只当,读去声。如萧公权先生咏杨花词:人间不当花看。
    23、看
    一般读作平声。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看音刊,如果是去声,就不押韵了。
    24、它
    音拖。第三人称代词。如王国维诗:“高岸为谷谷为阿,将由人事匪有它。”阿音ē,是山阿之意,与它叶韵。
    25、教
    只读平声。
    26、反
    平反,读平声,翻案纠正。如陆游《书戒》诗:“有过尚当贳,况可使烦冤。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冤、反同是平声,故可叶韵。
    27、迟
    等待之意,去声。如严维《九日登高》诗:迟客高斋瞰浙江。我在高斋中等待客人,闲得无聊,所以下瞰浙江。
    28、烧
    名词读去声。如野烧、春烧、烧痕。严维《荆溪馆》诗“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烧字位只能是仄声才合律。
    29、尚
    尚书之尚,阳平声。音裳。
    30、疏
    名词,奏疏,读去声,如老杜:匡衡抗疏功名薄。
    31、拚
    动词,舍弃,音潘。如“愿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如按今音,就不押韵了。
    31、准
    名字音拙,入声。如老杜诗:高帝子孙尽龙准。
    32、使
    名词,使者,念去声。
    33、比
    皋比之比,应读平声。岑安卿诗“晓日皋比暖,薰风绛帐凉”。比字位只能是平声。
    34、谜
    谜,诗中念去声。张籍诗:“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黄滔诗:“古器岩耕得,神方客谜留”,这两联诗中,谜字位按格律都得是仄声。
    35、思
    思在古诗文中,只要是名字或状词,都念去声,如情思、意思、弦弦掩抑声声思、春女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