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与《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 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 了解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执著的探索精神; 3. 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
菩萨蛮 落梅 孙舣 一声羌管吹呜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点着枝酸, 吴姬先齿寒。 六. 你同意作者对“木叶”的理解吗?请提...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写的是一家人因为一件贵重的工艺品而发生的很不愉快的事情,“我”的心灵遭受了伤害。课文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 “我”和万芳...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诵读较之一般朗读,更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体现声律气韵,体味文意文采,进而领悟情感旨趣,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如能多角度、多...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流畅、有感情...
一、这篇课文较为简单,可以指导学生先听朗读录音,然后凭借听的印象,用概括性语言写出蔡老师爱学生的五件事,以练习听、记能力。 二、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练习。 1...
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散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 一开卷,向读者走...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或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