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数学 > 课外阅读 > 数学故事 >

两位卓越的女数学家


    两位卓越的女数学家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99级研究生 邓小俐
    翻开数学史,有许许多多的数学家,他们仿佛天上的繁星,在数学王国的上空闪闪发光。可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女性的名字寥寥无几。女数学家甚至比女王还要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女人的智商真的比男人低吗?当然不是。是旧社会、旧思想对女人的偏见、迫害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两位卓越的女数学家,她们充满坎坷的一生。
    
               第一位女教授──苏菲娅·柯瓦列夫斯卡娅
    
    苏菲娅出生在沙皇俄国立陶宛边界的一座贵族庄园里,他父亲是退役的炮兵团团长。她很小就对数学很痴迷,经常对着墙壁上的数学公式和符号,一看就是好半天,原来,她房间里的糊墙纸是用高等数学的讲义做成的。苏菲娅14岁时便能够独立推导出三角公式,被称为“新巴斯卡”。
    
    随着时间的流逝,苏菲娅逐渐长大成人,她对数学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但那时正处于沙皇时代,妇女是不允许注册高等学校学习的。而她的父亲又一心想让她像别的贵族姑娘一样,步人社交界,对她想学数学的心愿横加阻拦。于是,苏菲娅不顾父母的反对,与年轻的古生物学家柯瓦列夫斯基“假结婚”,来到德国的海德尔堡。但在那里,妇女听课要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认可才行。经过努力,她被允许旁听基础课。在此期间,她勤奋好学,掌握了深奥的数学知识,轰动了整个海德尔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可她只被允许听了三个学期的课,便不得不离开了那里。
    
    苏菲娅深造心切,又慕名前往柏林工学院,打算去听著名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的课。但遗憾的是,柏林的大学不允许妇女听教授的课,苏菲娅到处吃闭门羹,最后,只好抱一线希望登门到维尔斯特拉斯家求教。维尔斯特拉斯(1815—1899)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数学家,他接见了苏菲娅,并向他提了一些超椭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当时都很新颖,没想到这位貌不惊人的女青年,解题技巧娴熟,思维方法独特,给老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维尔斯特拉斯破例答应苏菲娅每星期日在家里给她上课,每周还另抽一日到她的寓所登门授课。这样,苏菲娅在维尔斯特拉斯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4年。她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这样的学习,对我整个数学生涯影响至深,它最终决定了我以后的科学研究方向。”
    
    
    
    苏菲娅得到了维尔斯特拉斯的鼓励和指点。更加有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她经过了4年的刻苦努力。写出了三篇出色的论文,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史无前例的开创性工作。1874年,在维尔斯特拉斯的推荐下,24岁的苏菲娅荣获了德国第一流学府──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女数学家。
    
    
    
    获得博士学位的苏菲娅,怀若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国,可俄国还是同她出国之前一样黑暗。她在祖国无法立足,只好又回到柏林。她根据维尔斯特拉斯的建议,研究光线在晶体中的折线问题。在1883年奥德赛科学大会上,她以出色的研究成果作了报告。可命运偏偏与她作对,当年春天。她丈夫因破产而自杀。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肝肠寸断。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四天不吃不喝,第五天昏迷过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打跨苏菲娅的斗志,第六天苏醒过后又开始顽强的工作。
    
    
    
    在瑞典数学家米达·列佛勒的帮助下,经过一番周折,苏菲娅才得以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讲师,但当地报纸公然对她攻击:“一个女人当教授是有害和不愉快的现象──甚至,可以说那种人是一个怪物。”但苏菲娅无所畏惧,像男人那样走上了讲台。以生动的讲课,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击败了“男人样样胜过女人”的偏见。一年后,她被正式聘为高等分析教授,后来又兼聘为力学教授。
    
    
    
    苏菲娅在瑞典的任期满了,她一心想回国任教,可没能成功,只好在国外继续任教。
    1891年,苏菲娅患肺炎因误诊导致病情恶化,与世长辞。她为争取妇女的自由斗争做出了艰苦努力,是妇女攀登科学高峰的光辉榜样。
    
    在逆境中成长的女数学家诺德 
    
    
    
    1933年1月,希特勒一上台,就发布第一号法令,把犹太人比作“恶魔”,叫嚣着要粉碎“恶魔的权利”。不久,哥廷根大学接到命令,要学校辞退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纯犹太血统的人。在被驱赶的学者中,有一名妇女叫爱米·诺德(A.E.Noether 1882—1935),她是这所大学的教授,时年5l岁。她主持的讲座被迫停止,就连微薄的薪金也被取消。这位学术上很有造诣的女性,面对困境,却心地坦然,因为她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
    诺德生长在犹太籍数学教授的家庭里,从小就喜欢数学。1903年,21岁的诺德考进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听了克莱因、希尔伯特、闽可夫斯基等人的课,与数学解下了不解之缘。她学生时代就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
    
    诺德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当时妇女地位低下,她连讲师都评不上,在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强烈支持下,诺德才由希尔伯特的“私人讲师”成为哥廷根大学第一名女讲师。接下来,由于她科研成果显著,又是在希尔伯特的推荐下,取得了“编外副教授”的资格,虽然她比起很多“教授”更有实力。
    
    诺德热爱数学教育事业,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她终生未婚,却有许许多多“孩子”。她与学生交往密切,和蔼可亲,人们亲切地把她周围的学生称为“诺德的孩子们”。我国代数学家曾炯之就是诺德“孩子”们中的一个。
    
    在希特勒的淫威下,诺德被迫离开哥廷根大学,去了美国工作。在美国,她同样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样有她的“孩子们”。1934年9月,美国设立了以
    
    诺德命名的博士后奖学金。不幸的是,诺德在美国工作不到两年,便死于外科手术,终年53岁。她的逝世,令很多数学同僚无限悲痛。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发表悼文说:“根据现在的权威数学家们的判断,诺德女士是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数学天才。”
    
    
    
    参考书目:
    
    1.《数坛英豪降。李心灿等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2.世界著名数学家传记》吴文俊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选自《中学生数学》2001年6月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