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下册 > 考点知识点解析 >

教材解析:八年级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


    教材解析:八年级下册 第9课 改革开放
    山东省高青县田镇初中 李兆征
    一、知识梳理
    (一)对内改革
    农村改革──开始
    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
    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深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开始时间:1985年
    主要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二)对外开放
    过程:第一步:建立经济特区
    第二步: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步:内地
    成效: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作用
    创立:最早有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创立,后在全国推广。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⑵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
    内容:开始:从1985年起,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⑶对外开放的目的,步骤,成效
    目的:是为了引进境外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步骤:第一步开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第二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增设上海浦东开发区
    第四步:内地
    成效: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难点
    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而生产力则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打个比方,生产力好比人的脚,生产关系好比人的鞋子,人在不断地长大,鞋子也要根据脚的长大而增换合适的,如果一直还穿小时候的鞋子,不但不合适,不好看,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地提高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⑵首先在深圳等地创办经济特区的原因
    原因:我国首先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而不是其他地方创办特区,是由于这些地方的独特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因素等。首先这些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当年设立经济特区,关键的一点就是它们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靠近港澳台,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发挥对外窗口这一职能。二是广东、福建两省均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在广东、福建这两省办特区,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三是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迟或早都要回归祖国。加强与他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增强经济关系上的紧密性,并通过这种关系增进相互了解,无疑可为日后解决政治上的问题和经济上的衔接提供必要的基础。四是这些地区濒海,面向南海和台湾海峡,交通尤其是水运极为畅通和便利,可以发展便利的海上交通。最后,从特区的试验性质以及当时全国的思想状况来看,刚开始也只适合在小范围内进行先行先试。我们所要进行的改革,“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因此处于沿海边陲的四个特区一旦有什么闪失,也会由于它们独处一隅而对全局不会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倘若一举成功,则会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影响深远。
    ⑶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三、学法指导
    1.识读图片,提取信息
    看图说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如通过《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上海浦东开发区》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展示《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并在地图上找出我国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4个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2.专题复习,条理知识
    在学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可联系建国后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加深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主题活动,体验史实
    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小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访问一些经历过“文革”和改革开放的人,并与他们进行交谈,上网搜寻以及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图书、报刊资料等多个渠道搜集材料,在培养自己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的同时,实际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把本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性”的意义。
    4.联系比较,加深认识
    如通过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到一现代化城市、改革开放的窗口的变化比较;联系上海近代的被迫开埠、新中国成立后的辉煌,到浦东的发展,来认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5.利用歌诀,快速记忆
    改革开放就是好,家庭联产搞承包,安徽凤阳小岗村,创出致富路一条。80年代的初期,改革开放建“特区”,吸收外资搞建设,引进技术和管理。加大力度抓机遇,沿海发展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国企改革大手笔,公有经济为主体,实行多种所有制,政企分开放权力,按劳分配唱主角,多种方式并一体。“市场经济”建体制,优化组合新机制,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多形式。
    6.联系热点,坚定信念
    学习本课时,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等社会时事热点,认识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性,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四、中考命题分析
    近年来各地的历史试题,一个突出的命题趋向是喜欢以逢5和10周年的问题及重要的次周年问题为载体,考查运用基础知识的思维能力。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所以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出题类型多样,考点主要包括简体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作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目的、步骤、作用、成效等。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8·广东省)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A.乡镇企业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解析:此题属于图表型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安徽凤阳小岗村”“1980年、1981年与1982 年”来作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
    答案:B
    2.(2008年·浙江宁波)“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的正确理解。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答案:D
    3.(2008·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意图来看,下图的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理解和识图能力。经济特区只是在经济上享有优惠的发展政策,其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在港、澳、台建立特别行政区,它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观察图片,结合图片右下方提示,判断四个城市的归属,A是澳门,属于特别行政区,B、C、D分别是深圳、汕头和厦门,它们属于经济特区。
    答案:A
    4.(2007年·徐州)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  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不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A.深圳市     B.珠海市      C.汕头市     D.厦门市
    解析:此题属于否定选择题,创设情景,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阅读题干,抓住关键词“广东”“经济特区”“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5.(2008年·浙江宁波)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二者的不同重要的是看看是不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过去我们的主权不独立,领土不完整,任人宰割,没有什么平等可言,属于被动开放。现在不同了,我们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我们主动地把国门打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互利的基础上合作,以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A
    6.(2008年·安徽徐州)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此回答:
    (1)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1分)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2)下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结合此图,
    
    请回答:
    ①今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祖国大陆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也将选此处为首站,这个经济特区是          
    ②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 沿海开放城市 → (        ) → 内地
    (3)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识图、运用能力。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创举的掌握,同时解答时注意抓住限制词“80年代”来作答;第二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对外开放步骤和对外开发格局的理解和把握;第三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这一政策成效的理解,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进而坚定当前的对外开放政策。
    参考答案:
    (1)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①海南(岛);②上海浦东新区;③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
    (3)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简介:李兆征,山东省高青县田镇初中历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新课程报社特约编辑。参加过历史图书《红烛3+2》的编写工作,多篇文章在省市级报刊发表并获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