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导学案
http://www.newdu.com 2024/10/31 10:10: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七上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导学案 山东省潍坊八中 徐桂臻 付潍坊 【课标链接】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知识梳理】 【重难点拨】 1.夏朝的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2.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也是一个争论颇多的历史人物,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的观点认识孔子。 【学法指导】 1.因果联系法 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历史事件之间有相互的联系,此事物的结果,可能是彼事物的原因。在学习时,如果能分析出历史章节之间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能理解和扎实记住知识点。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大发展,导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地主阶级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进行变法改革,通过变法中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加剧了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 2.串联记忆法 串联记忆,是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例如: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再如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3.你还有什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我国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由此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 ①夏桀 ②商纣 ③周厉王 ④周幽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制 B.实行分封制 C.确立世袭制 D.推行郡县制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时期,主要表现在(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5.“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出土于安阳殷墟的文物是( ) A.司母戊鼎 B.编钟 C.竹简 D.马王堆帛画 6.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是( ) A.晋文公 B.宋襄公 C.齐桓公 D.秦穆公 7.右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它的修建者 是( ) A.管仲 B.秦孝公 C.李冰 D.韩非 8.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统一 D.适者生存 9.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甲骨文中有日食月食的记载 B.战国时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10.“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这幅对联所写的即是右图人物,他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屈原 11.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 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 A.大禹治水 B.烽火戏诸侯 C.立木赏金 D.卧薪尝胆 1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读地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填上战国七雄。(7分) (2)列举三个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6分) (3)列举三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孝公”指哪国国君?材料中的思想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相似?(6分) (2)请概括这次变法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3)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8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孔子的主要观点。(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思想?简要指出这三家学派在治理国家上的不同主张。(9分) 【学(教)后记】 略(指导: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培训中心 陈春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如何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
- 下一篇:学会自主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