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2-06-2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走进婺里去
    活动一:梦回明招山 纵笔访群贤
    八百多年前的一个清晨,金华武义城东的明招山下,悠悠的晨钟声像往常一样响起。一批批 ________而来的名流学子,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明招寺的讲堂里。他们静静地肃立着,等待着老师从朝(A.zhāo    B.cháo)阳的光芒中走来……是谁点燃了他们沸(téng)▲ __________的思想?又是谁,引领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探寻和思考呢?
    他,就是一代理学大师吕祖谦(浙江金华人)。他开创了“婺学”,主张经史并重,学术上采取(jiān)▲ __________容并包的态度,是中国思想史上“坐标式”人物。
    1、根据上面文字,完成(1)一(3)题。(4分)
    (1)填入文中_________ 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1分)
    A.莫名       B.慕名
    (2)加点字“朝”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zhāo        B. cháo
    (3)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沸(téng) ____       (jiān)____ 容并包
    2、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邀请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在信州鹅湖寺举行一场南宋史上最高级别的学术大辩论——鹅湖之会,当时文化思想界的名流纷纷闻讯而来,真可谓“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分)
    3、根据下面材料和你的积累,推断吕祖谦名(祖谦)与字(伯恭)的联系。(2分)
    吕祖谦的得意弟子洪无竞,请他为自己取一个别字。吕祖谦主张既不能过度追求,也不能没有追求,于是针对“无竞”之名为他取别字为“求仲”。“仲”在古汉语中是“中”的意思,“求仲”就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
    4、陆九渊雕像前有“百世大儒”四个字。假如在吕祖谦雕像前补充类似信息,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须眉     B.尊君     C.先贤
    
    活动二:稻源东方溯 文明万年前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是金华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某校社团因为疫情,组织线上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参观后,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展板一
    
那一群人当末次冰期的寒意逐渐褪去,稻花香飘散在钱塘江两岸的河谷盆地里,摇曳的稻穗在风中等待着成熟,等待着走出洞穴的第一批人群。他们在采集狩猎的同时,还将捧着稻米、收获、繁衍生息。它们的足迹停留在山上、桥头、湖西里,他们的家园遗留在荷花山、小黄山和下汤的梦里。那里有他们修筑过的环壕、居住过的房屋,那里有他们种植过的田地,圈养过的动物,那里还有他们使用过的器具和思念之人的墓地。他们是谁,他们就是山上人
    

    
展板二
    
那一粒米一粒深埋在遗址里的稻米,几块掺杂了砻糠、碎谷的陶片,代表了古人向土地探寻食物的智慧,也记录了一场作物生产的革命。从此,那株祖本是狗尾草的稻,在古人的培育下“疯狂”生长。这是一个万年前的故事,时光的罅隙里遗落一道光,照耀在金黄色的稻穗上,一粒粒稻米成熟坠地。一颗颗金灿灿的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奇迹。上山人耕耘土地,悉心栽培。经过漫长的等待,这些稻米终于每年都开出花儿,结成穗,成为家园边最美丽的风景。他们将脱粒后的稻壳和陶土相伴,制作成器,将发酵过的米浆存封在罐子里酿造出酒。这些都是何其伟大的发明,正如袁隆平先生为上山文化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那样振奋人心,他们是最早的农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
    

    
展板三
    
那一缕炊烟上山文化是“农业”“定居”在东亚社会里真正结合在一起的最早实证。一粒稻米的背后升起了一缕炊烟。当寂静的荒原上竖立起一座座土阶茅屋,人类终于告别了数百万年的原始生活。从一万年前开始,上山文化遗址群在钱塘江流域的聚落性分布并向周边地区扩散发展的态势,呈现出的便是农耕定居文明的最初景象。更展现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稻作农业社会初创和形成期的文明模式,以及此后延续数千年发展的文明基因。2016年在浦江召开的“上山文化命名十周年暨稻作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上山文化遗址群在东亚地区率先进入了初级村落的历史发展阶段。2020年,著名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更是为上山遗址欣然题下“远古中华第一村”
    

    
展板四
    
那一抹红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凝练出浓烈而静谧的红,这抹红落在了上山人的眼里、心底、沁染成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信仰。他们制作的陶器如太阳一般鲜红,如火焰一般浓烈,陶土经过陶工匠心般的转换变成了最精美的器物,大口盆、平底盆、圈足盘、双耳罐、壶、钵、杯、碗,上山人的引火炊煮有它,盛食宴飨有它,把酒言欢有它,载歌载舞有它,入土为安亦有它……这是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陶器和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绘)陶器,这些陶器伴随着上山人的物质生活,也烙印下上山人的精神世界
    

    
展板五
    
那一个时代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迈入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全球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先后发生“农业革命”,走过了数百年的人类告别洞穴,走进新纪元。上山文化发展成为东亚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农耕聚落群,稻作技术和稻作文化传播开来,奠定了半个中国的史前经济基础,延续至今并影响了整个世界。上山文化晚期,即距今大约8500年开始,文化面貌鲜明的各地考古学文化才日益发展起来。至此,史前中国的拼图初步成型。可以说,上山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行者、领跑者、开创者,是中华文明形成初期的一颗启明星 
    
5、林西莉的《汉字王国》有一段关于水稻的表述(见链接材料)。大家认为这一表述需要修改,请结合展板内解释修改原因。(3分)链接材料:大量的碳14 测定数据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农民就在长江三角洲的沼泽地上大量种植水稻。当人们1976年挖掘石器时期的村落河姆渡时,到处看到水稻的遗存……那里发现的水稻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的。                                                         (《汉字王国》,2017年第2版) 
    6、说明语言有生动(如《时间的脚印》)和平实(如《中国石拱桥》)之别。体会展板上解说词的语言风格,探究设计者选用这种语言风格的意图。(3分)
    7、本次特展以“稻·源·启明”为主题,结合展板内容,阐述你对这一主题的理解。(5分)
    答案:
    书写(3分)略 
    1、(1)B (2)A (3)腾 兼 
    2、①谈笑有鸿儒 ②往来无白丁 
    3、“无竞”意为“无求”,显得处世较消极:根据吕祖谦的主张,取别字“求仲”便是对“无”的弥补与矫正。谦的“谦”有“谦虚”之意,“恭”有“恭敬”之意,均为君子之风,名与字相为辅佐,互为解释。 
    4C 
    5、《汉字王国》说,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是目前人们所知道最早的,距离现在有700历史,而山中发现的炭化稻米已有超过万年的历史,且有水稻栽培、酿酒的证据。《汉字王国》中这段话没有吸收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 
    6、本解说词语言生动。从细微处入笔,讲述的角度新颖贴切;帮助观展者加深对展馆图片的理解;极具画面感的描述,具有代入感,让观展者仿佛看到上山人的生活场景;抒情化的语言洋溢着民族文化自豪感,表达了文化自信;作为解说词,让整个观展过程环节清晰、目的明确,引导观展者有序观展。 
    7、稻是上山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上山人是最早的农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上山文化遗址群是定居文明的开端;上山遗址中有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器;稻作技术和稻作文化,延续至今并影响了世界。文化是时代变革的先行者、领跑者、开拓者,是中华文明形成初期的一颗“启明星”。以“稻•启明”为主题,突显上山考古的主要发现,概括出上山文化的源头地位,彰显民族自豪、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