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答:利大于弊的理由:a、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b、提供了平等交往、广泛联络、自由活动的平台。c、可以随时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d、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e、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f、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未来社会,不懂网络的就是文盲。 弊大于利的理由:a、沉迷网络荒废学业。b、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c、沉迷网络容易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d、沉迷网络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e、使人们阴暗的心理得以无所顾忌地宣泄,使交往环境被污染。f、据报载,某校女生小李,自从迷恋上了网上聊天之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无心上学,又不听家长和学校的劝告,最后发展到离家出走。g、某市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统计表明,上网的中学生中,聊天和游戏的学生占50%,查看不健康网站的学生占20%,而学习和为了其他目的的学生只占30%。由此可见,网络弊大于利。 (2)答:要节制上网,否则会毁掉前程。 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因此( ) A.上网会导致犯罪 B.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 C.中学生上网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D.我们最好不上网 2.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这一方面为我们学习知识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又会使我们接触到大量不健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 ) A.不要上网 B.应沉迷于网络 C.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D.要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3.母亲含泪怒斥网吧“害子不浅”。蔡女士儿子今年17岁,在附近一所中学上高二,平时就非常喜欢上网。一年多来,她已经五六次在“梦飞”网络俱乐部找到儿子。母亲多次恳求网吧老板不要容留未成年的儿子上网,但网吧丝毫不体谅。当母亲再次在网吧找到儿子时,愤怒极了,一边骂儿,一边斥责网吧……关于这段材料,正确的看法是( ) A.是儿子不争气,不能怨网吧 B.母亲无权要求网吧不容留未成年的儿子 C.母亲有权要求网吧不容留未成年的儿子 D.儿子应该赡养扶助母亲 4.小李喜欢钻研电脑,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于是他也学着利用病毒来攻击别人的邮箱和一些公司的网站,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说明( ) A.他是一位电脑高手,大有前途B.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C.邮箱或网站的安全性太差 D.小李的水平太差,还要加强 5.要遵守法律法规,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 B.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 C.不泄露国家机密 D.制造、传播病毒 二、材料分析题 1.一名年仅16岁的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校无心学习,精神萎糜不振。虽经学校老师及家长的多次教育和劝导,但仍不思悔改。不幸的是,该少年在不知不觉中结织了自己认为很信得过的网上“朋友”。 某日,这个所谓的“朋友”,邀该少年外出旅游,在未经学校 许可和老师知晓的悄况下,该同学欣然前往。谁知该同学却一去不回。学校着急,家长更是心焦…… 。 阅读材料后回答: (l)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网络交往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2)我们作为一个网上游客时,应遵守怎样的网络规则? 参考答案: 一、1.B;2.3.C;4.B;5.B。 二、材料分析题 (1)中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受骗上当。 中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2)网络交往要遵守的网络规则:①要遵守道德。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场所,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等等。②要遵守法律。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例如,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