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属于人类或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A. 出于本能,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多次给在水中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 B. 把奶瓶嘴塞进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就会出现吸奶的动作 C. 刚出生的幼袋鼠会从母袋鼠的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D. 幼小的黑猩猩通过模仿,会用蘸水的树枝钓食白蚁 【答案】D 15.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一连几个星期总是给鱼池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属于()。 A. 先天性行为 B. 后天学习行为 C. 取食行为 D. 帮助行为 【答案】A 二、填空题 16.小明是生物学爱好者,他对生物学现象的观察有浓厚的兴趣,这次,他有机会观察到了黄蜂的生殖过程:当黄蜂交尾后,雌黄蜂便在沙土中挖一个穴道,穴道末端扩展成小室。然后,雌黄蜂飞出去猎获毛虫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将猎获物麻醉后带回穴道内的小室。随后在小室内产下一个卵,并将穴口用沙土封闭后飞走,由卵孵化成的幼虫即以亲代贮存的猎获物为食,直至发育成成虫后,才掘一下洞口,从穴道中爬出来。子代黄蜂虽然从末见过其亲代是如何完成这些程序的,但它发育到一定时候却能重复亲代所完成的同样程序。 (1)黄蜂的生殖行为是(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性学习行为”),判断的依据是。 (2)黄蜂的生殖行为是由决定的。 (3)小明还观察了一窝蜜蜂,发现蜜蜂有明确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的工蜂,这说明蜜蜂是具有行为的昆虫。 (4)小明还发现,当一只工蜂找到了蜜源后,会跳起“8”字舞招来伙伴,这说明蜜蜂群体中存在着。 (5)小明研究黄蜂和蜜蜂行为的方法,属于法。 【答案】(1)先天性行为;先天具有,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2)遗传物质; (3)社群; (4)信息交流; (5)观察 17.螳螂是昼伏夜出的昆虫,科学家把螳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的把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周后,螳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里出来活动,尽管这时实际上是白天。请分析说明: (1)螳螂昼伏夜出,说明它具有行为,这是螳螂的。 (2)本实验说明,螳螂的这种行为受环境因素中因素的影响。 (3)根据螳螂的习性,你认为放毒或捕杀螳螂的最佳时间是。 【答案】(1)节律;先天性行为; (2)光; (3)夜晚。 18.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和,前者是生来就有的,由决定的;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由和获得的。 【答案】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遗传物质;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