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物理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青云中学2015初二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7)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7.(6分)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 10 分钟,冷却到第5分钟时呈 液 态
    (2)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 快 (选填“快”或“慢”).
    (3)凝固点为 ﹣2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低 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变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图象可知:凝固过程是温度保持不变的那一段,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2)液态的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是不变的;
    (3)与水凝固的图象对比即可求解;
    (4)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解答: 解:(1)晶体的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象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
    所以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冷却到第5分钟时呈液态;
    (2)液态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时放热,温度是不变的.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了6℃,凝固后降温了2℃,故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快;
    (3)从图象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
    又知:水的凝固点是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了,所以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是对的;
    (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故答案为:(1)10;液;(2)快;(3)﹣2;低;(4)变多.
    点评: 解决此题的根据是要读懂晶体凝固的图象,特别是要弄明白究竟哪段是凝固过程.还要知道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
    28.(4分)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 红、橙、黄、绿、蓝、靛、紫 光.
    (2)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为了让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 .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红 光.
    (4)将红、绿、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 白 光.
    考点: 光的色散..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黑色吸热本领比其他颜色强.
    (3)不透明的物体可以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透明物体可以让与它相同的色光透过,而把其它色光反射回去,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
    解答: 解:(1)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原因是黑色吸热本领强,使温度计示数变化较大,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
    (3)无色透明的物体能透过所有的色光;所以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红光;
    (4)红光和绿光混合是黄光,红光和蓝光混合是品红,绿光和蓝光混合是青光.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
    故答案为:(1)红、橙、黄、绿、蓝、靛、紫;(2)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3)红;(4)白.
    点评: 该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实验以及红外线的热效应,虽然红外线是不可见光,但可以根据其热效应来证明它的存在.还要明确彩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彩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其它的色光被物体吸收.
    29.(6分)如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位置 .
    (2)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
    (3)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倾斜放置 .
    (4)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
    (2)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
    (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4)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据此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
    解答: 解:(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2)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3)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4)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1)位置;(2)大小;(3)玻璃板倾斜放置;(4)不能;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此类题目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只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不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