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识教学点 1、 知识功的原理 二、 能力教学点 1、 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2、 动手实验能力 3、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勤奋学习的情感 四、 重点及解决办法 功的原理。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学生讨论等方法突出重点 五、 难点及解决办法 对功的原理的理解,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决方法:采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启发、讨论、交谈法突破难点 六、 教具准备 投影片 铁制大滑轮一个 塑料小滑轮28个 杠杆一根 钩码28套 定滑轮一只 细线若干 弹簧秤28个 七、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功和功率,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与机械做功有关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学习目标) 片一: 我们的目标: 1、 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进一步训练我们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出示一个重物,问:在生活中,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你有哪些方法?(讨论) 讨论后得出: (1) 可以直接用手把物体拉上去(片二) (2) 可以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片三) (3) 可以用动滑轮,定滑轮或滑轮组把物体提升(片四) 3、请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体拉上去,拉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用杠杆,动滑轮等简单机械提升物体时,动力对机械要做功吗?如何计算?(W1=FS)机械要对重物做功吗?如何计算?(W2=Gh)机械对工作对象做功,我们就说机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实际生活中,大家为什么要选择简单机械呢?讨论思考,小结(见投影片五) 片二: 片三 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 所以不省功) 可以省距离 (但费力 所以不省功) 使用简单机械 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同样不省功) 片四 片五(做成覆盖片) 二、 新授 1、那么,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比,两者大小是否一样?或者说,使用简单机械能不能省功?下面我们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预习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