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位和作用: “大气的压强”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 力”作必要的准备。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本章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 为105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 维,培养学生从实验研究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 思想目标: 让学生掌握由实验探讨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 1.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水平。 处理: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是难点。 依据:教材只要求像课本中那样简单说明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 管内的水银柱就行,而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 处理:利用演示实验与水柱类比突破此难点。 四、教材的看法: 课本以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新课,尽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 117 中已解释原因,对部分预习过的学生来说,已经失去神秘感,没有 了悬念。如果教师以此实验引入,这部分学生满足于已有的答案, 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 取硬币的思考题,由于学生没见过,因此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却 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观察实验更仔细、认真。 五、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启发式引导等多种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双边活动,每一个结论都 让学生参与探索,教师因势利导。 六、教学过程安排: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些主要环节采取了以下安排: 1.实验引入新课(约5分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