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ABC的形状(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1)∠A+∠C=∠B. 直角三角形 (2)∠A=12∠B=13∠C. 直角三角形 (3)∠A∶∠B∶∠C=1∶1∶2. 直角三角形 (4)∠A=∠B=∠C. 锐角三角形 (5)∠A=∠B=13∠C. 钝角三角形 (第2题) 2.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已知∠ABC=80°则∠DBC=40°. 3.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高线下列作法正确的是(A) 4.下列关于三角形的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 B. 钝角三角形的高线都在三角形的外部 C. 只有一条高线在三角形内部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外部 5.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2=50°则∠1=(C) A. 50° B. 60° C. 70° D. 80° ,(第5题)) ,(第6题)) 6.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CAB=50°∠C=60°求∠DAE和∠BOA的度数. 【解】 ∵∠CAB=50°∠C=60° ∴∠ABC=180°-50°-60°=70°. ∵AD是高∴∠ADC=90° ∴∠DAC=180°-∠ADC-∠C=30°. ∵AEBF是角平分线 ∴∠ABF=12∠ABC=35°∠EAF=12∠CAB=25° ∴∠DAE=∠DAC-∠EAF=5° ∠AFB=180°-∠ABF-∠CAB=95°. ∴∠AOF=180°-∠AFB-∠EAF=60° ∴∠BOA=120°. (第7题) 7.如图在△ABC中AB=ACP是BC边上任意一点PF⊥AB于点FPE⊥AC于点EBD为△ABC的高线BD=8求PF+PE的值. 【解】 连结PA. 由图形可知:S△ABC=S△ABP+S△ACP 即12AC?BD=12AB?PF+12AC?PE. ∵AB=AC∴BD=PF+PE ∴PF+PE=8. (第8题) 8.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三边上E是AC的中点ADBECF交于一点GBD=2DCS△BDG=8S△AGE=3则S△ABC=(B) A. 25 B. 30 C. 35 D. 40 【解】 在△BDG和△GDC中 ∵BD=2DC, 这两个三角形在BC边上的高线相等∴S△BDG=2S△GDC∴S△GDC=4. 同理S△GEC=S△AGE=3. ∴S△BEC=S△BDG+S△GDC+S△GEC=8+4+3=15 ∴S△ABC=2S△BEC=30. (第9题) 9.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CE是∠ACB的平分线∠A=20°∠B=60°求∠BCD和∠ECD的度数. 【解】 ∵CD⊥AB∴∠CDB=90°. ∵∠B=60° ∴∠BCD=180°-∠CDB-∠B=30°. ∵∠A=20°∠B=60°∠A+∠B+∠ACB=180°∴∠ACB=100°. ∵CE是∠ACB的平分线 ∴∠BCE=12∠ACB=50° ∴∠CEB=180°-∠BCE-∠B=70° ∠ECD=∠BCE-∠BCD=20°. (第10题) 10.如图在△ABC中(AB>BC)AC=2BCBC边上的中线AD把△ABC的周长分成60和40两部分求AC和AB的长. 【解】 ∵AD是BC边上的中线AC=2BC ∴BD=CD. 设BD=CD=xAB=y则AC=4x. 分两种情况:①AC+CD=60AB+BD=40 则4x+x=60x+y=40解得x=12y=28 即AC=4x=48AB=28BC=2x=24此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②AC+CD=40AB+BD=60 则4x+x=40x+y=60解得x=8y=52 即AC=4x=32AB=52BC=2x=16 此时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综上所述AC=48AB=28. 11.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A1B=ABB1C=BCC1A=CA顺次连结点A1B1C1得到△A1B1C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结点A2B2C2得到△A2B2C2……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17则最少经过__4__次操作. ,(第11题)) 【解】 由题意可得规律:第n次操作后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变为7n则7n>2017可得n最小为4.故最少经过4次操作. (责任编辑:admin) |